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鲣鸟目 > 鸬鹚科 > 小鸬鹚属 > 小斑鸬鹚
小斑鸬鹚

小斑鸬鹚

英文名:Little Pied Cormorant

学名:Microcarbo melanoleucos

【简介】
小斑鸬鹚(学名:Microcarbo melanoleucos)是一种鲣鸟目鸬鹚科的小鸬鹚属鸟类。它们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东帝汶、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瓦努阿图等地,同时也出现在日本、北马里亚纳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帕劳等地区。

【外形特征】
小斑鸬鹚体长约为56-58厘米。成鸟头部呈黑色,带有绿色光泽;腹部白色;喙和面部裸露皮肤为黄色,腿脚为黑色。幼鸟呈暗褐色,成年后则呈现出对比明显的黑白相间图案。部分个体在新西兰出现黑色喉部的变种。

【生活习性】
小斑鸬鹚适应力强,常见于淡水环境,如湖沼、河流、临时洪水区,也会出现在城市中的装饰性池塘中,甚至在沿海水域如泻湖、河口、红树林等地也有出没。它们以鱼类和各种无脊椎动物为食,包括淡水小龙虾、虾、甲壳类动物和昆虫。通常单独觅食,偶尔成对或小群出现,但不会合作捕鱼。

【鸣叫特征】
求偶期间,小斑鸬鹚会发出低沉的咕咕声。

【繁殖习性】
小班鸬鹚的繁殖季节根据当地的水情而变化,但全年都可能有繁殖活动,10月至11月尤其频繁。它们通常在树或灌木上筑巢,并常与其他水鸟如其他鸬鹚、鹭鸟等混居。一次繁殖会产3-5枚卵,多数情况下是4枚,幼鸟出壳时身体裸露,之后覆盖黑色绒毛。

【外型辨识】
小斑鸬鹚的鸟喙下部为黄色,而斑鸬鹚的眼周部分黄色、眼圈为蓝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小斑鸬鹚的保护状况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小斑鸬鹚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东帝汶、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瓦努阿图等地。同时出现在日本、北马里亚纳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帕劳等地区。在澳大利亚,其分布范围除极干旱的西部内陆外,还覆盖了大陆其他地区及塔斯马尼亚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