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额窜鸟
英文名:Slaty Bristlefront
学名:Merulaxis ater
【简介】
须额窜鸟(学名:Merulaxis ater),又称黑杆窜鸟,是雀形目窜鸟科的鸟类。它们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的湿润低地和山地森林。
【外形特征】
成鸟体型中等,长度约为18.5厘米,雄鸟体重37.2克,雌鸟体重33克。雄鸟上身羽毛为暗蓝灰色,下背部、两侧翅膀、腹部及尾部羽毛为黑色;而雌鸟全身则为土褐色,喉部、胸部及腹部带有红褐色调,下颚边缘白色。
【鸣叫特征】
须额窜鸟的鸣叫声独特而复杂。通常以一系列长达一分钟的不规律点击声开始,然后是长达7至9秒的一段响亮颤音。除这一主要叫声外,还会发出其他类型的叫声,包括“tsewk-tsewk, pit”、“keekick”和“he-he-heeheeheehee”等。
【繁殖习性】
须额窜鸟多栖息于海拔400到1800米的湿润森林,偶尔也会进入成熟的次生林。它们通常以成对形式觅食,维系着大约10至20米的觅食距离。繁殖季节一般集中在10月至2月,但可能会在其他月份如7月和9月进行,每窝一蛋。
【保护状况】
须额窜鸟被IUCN分类为易危(VU),其栖息地受到农业扩展、城市化、工业化和人类居住区的不断增长威胁。尽管IUCN的红色名录在2009年将它们列为近危(NT),近年来的研究和保护措施的实施已经导致了这一判定的更新。
【地理分布】
须额窜鸟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从埃斯皮里图桑托州南部延伸到圣卡塔琳娜州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