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蜂虎
英文名:Rosy Bee-eater
学名:Merops malimbicus
【概述】
粉蜂虎(英文名:Rosy Bee-eater,学名:Merops malimbicus)属于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以其独特的粉红色腹部和石板灰色背部而著称。这种鸟类广泛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尼日利亚南部至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部的雨林和开阔地带。
【外形特征】
粉蜂虎体长约为22至25厘米,尾部流苏可额外增加5厘米,成年鸟体重可达约45克。它的头部为暗灰色,面具为黑色,脸颊则为白色。背部和翅膀呈石板灰色;臀部为较浅灰色;尾部初始为深红色,随后转为石板灰色;喉咙和腹部呈现出鲜明的粉红色,下覆羽为灰色,大型尾羽和飞羽下侧带有光泽的黑色。喙、眼和腿分别为黑色、红棕色和黄褐色。幼鸟的颜色相对较为淡雅,小羽毛边缘呈浅色。
【鸣叫特征】
粉蜂虎发出嘶哑的“chick-k”或“crrrp”之声,飞行时或警戒时可听到尖锐的“wic”声响。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栖息于雨林上空、湿润草原树林、河流及邻近的林地。在觅食时,粉蜂虎会频繁出现在树冠上方、开阔地带和河流上空。粉蜂虎主要捕食飞行中的昆虫,包括蚂蚁、蜜蜂、蝴蝶、蜻蜓、蚱蜢、苍蝇和甲虫。它们常成群结队出没,可在空中或从高枝进行捕猎。
【繁殖习性】
粉蜂虎在大河的沙岸或沙滩上筑巢,洞穴由双亲挖掘,长度可达2米,每年都需要重新挖掘。巢群规模惊人,预估每平方米有两到三个巢穴,一季内可能有8,000至27,300个巢孔。繁殖季节主要在5月至6月期间,可能从2月至4月在刚果河下游进行繁殖。
【外型辨识】
粉蜂虎尾部和背上部为深红色后转为石板灰色,腹部和喉咙则为粉红色。
【物种区别】
与其他蜂虎属鸟类相比,粉蜂虎的尾部和背上部为深红色后转为石板灰色,腹部和喉咙则为粉红色。与红蜂虎和蓝绿头蜂虎相比,粉蜂虎背部为石板灰色,无白色颊纹;与白额蜂虎相比,粉蜂虎头部为暗灰色;而与马岛蜂虎相比,则颜色差别更为显著。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的评估,粉蜂虎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粉蜂虎主要分布于尼日利亚南部至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部,包括加蓬、刚果共和国、卡宾达(安哥拉北部)、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部和中部,有时也会在加纳作为季节性迁徙物种,出现在森林开阔地带和沿海草原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