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雀鹀科 > 地雀属 > 红腹唧鹀
红腹唧鹀

红腹唧鹀

英文名:Abert's Towhee

学名:Melozone aberti

【简介】
红腹唧鹀是一种原生于北美西南部的鸟类,几乎完全局限于下科罗拉多河和吉拉河流域。此外在亚利桑那州、加州、内华达州、犹他州、新墨西哥州和墨西哥索诺拉州也有少量分布。

【外形特征】
红腹唧鹀体型较大,尾巴较长,羽毛呈灰褐色,具有明显的黑色面部特征和粉红色的喙,腹部为淡粉色至棕色,尾下覆羽橙色。雄鸟和雌鸟无差异,成鸟体型平均长度为21.2至23.1厘米,雄鸟的体重平均为47.1克,雌鸟为44.8克。

【鸣叫特征】
其独特的鸣叫方式是两性共同发出的高调尖叫二重奏,主要用于紧密的配偶关系维护。

【生活习性】
红腹唧鹀主要栖息于灌木丛生的河流区域,偏好拥有浓密灌木的环境。它们多在地面寻找食物,包括种子和昆虫,并在低矮灌木或树枝上栖息。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习惯于在郊区环境中活动。

【繁殖习性】
红腹唧鹀的繁殖季节较长,通常维持终身伴侣关系。能够快速响应生态环境的变化,迅速筑巢。在高捕食压力和寄生环境下,红腹唧鹀能够迅速重建巢穴。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对每年可以繁殖两次。

【外型辨识】
最容易通过黑色面部和粉红色喙识别人。

【物种区别】
面对加利福尼亚唧鹀的分布地区重叠时,红腹唧鹀的黑色面部较为明显,易于区分。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低危(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的主要分布区位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包括亚利桑那州、南部加利福尼亚、东南部内华达州、南部犹他州的西部以及墨西哥的索诺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