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鹿加吮蜜鸟
英文名:White-streaked Friarbird
学名:Melitograis gilolensis
【简介】
摩鹿加吮蜜鸟(学名:*Melitograis gilolensis*),为雀形目、吸蜜鸟科的鸟类。该物种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的摩罗泰岛、哈马黑拉岛、库斯图拉塔岛及巴卡恩岛。
【外形特征】
摩鹿加吮蜜鸟的身长大约23厘米,雄性的体重约为54克。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身体颜色由偏白色、橄榄色以及深棕色组成。它们的上体呈现褐色或黑色,翅膀和尾羽为深栗色,下体为暗棕色,颈下到胸部覆盖了细密的白色条纹。眼睛颜色深,喙和腿呈深灰色到黑色。幼鸟的具体特征目前尚未详细描述。
【生活习性】
摩鹿加吮蜜鸟栖息于多种不同的森林环境,包括低地和山地森林、沼泽森林、森林边沿、草地和耕作区内的残余森林,甚至是被选择性砍伐或再生的林区、椰子种植园及红树林。它们较常见于海平面至海拔960米(哈马黑拉)和2130米(巴卡恩)之间的区域。该物种主要以节肢动物、花蜜和小果实为食,通常个体或成对行动,偶尔会群居。它们在开花的树木和灌木丛中觅食,会驱逐其他入侵其领地的鸟类。
【鸣叫特征】
它们的鸣声以弱音“yip”,粗糙的“chup”声和上升、吠叫样的“wit-wit-wit”最为明显。
【繁殖习性】
在9月份,观察到雄鸟有增大的睾丸。除此之外,具体的繁殖行为尚未完全了解。
【外型辨识】
与哈马黑拉岛奥丽罗鸟(*Oriolus orsinii*)相比,摩鹿加吮蜜鸟身上的显著白条纹与头部顶部的白色更适合进行辨识。至于行为上,后者似乎具有更大的攻击性和驱逐特性。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摩鹿加吮蜜鸟在整个摩鹿加地区较常见,以前认为这一物种较为分散且不易被发现。目前,该物种的保护状态为IUCN评定的无危(LC)等级。
【地理分布】
摩鹿加吮蜜鸟广泛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群岛的摩罗泰岛、哈马黑拉岛、库斯图拉塔岛、巴卡恩岛等区域内,属于传统的华莱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