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抚蜜鸟属 > 坚嘴抚蜜鸟
坚嘴抚蜜鸟

坚嘴抚蜜鸟

英文名:Strong-billed Honeyeater

学名:Melithreptus validirostris

【地理分布】
坚嘴抚蜜鸟特有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和巴斯海峡岛屿,包括King Island、Flinders Island、Cape Barren Island。

【简介】
坚嘴抚蜜鸟是属于雀形目吸蜜鸟科抚蜜鸟属的一种鸟类。IUCN将其列为易危物种(VU)。

【外形特征】
坚嘴抚蜜鸟体长约15厘米,体重范围为23.5到30.5克(雄鸟)和17.5到28.5克(雌鸟)。头部为黑色,颈背有一显著的白色新月形带纹。上体大部分为橄榄灰色至橄榄绿色,并混有斑点;下体则是浅棕灰色。虹膜呈红棕色,枕部皮肤裸露并为淡蓝至蓝绿色。喙短而强壮,呈黑色,幼鸟的喙为亮黄色,成年后逐渐变为深红色。脚部呈鲜黄色,逐渐转变为脏粉色。两性外观相似,但雄鸟体型通常较雌鸟为大。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栖息于成熟的湿硬叶林,冬季有时会迁移到干硬叶林或其他环境。在繁殖季节(通常从7月持续到次年1月),它们会在高山桉树或山桉树的枝干上筑起小型深杯状巢,有时也会在树蕨或其它树木的树冠中筑巢。

【鸣叫特征】
坚嘴抚蜜鸟发出一系列音调较高的“cheep”声,单发、双发或连串急促皆有。此外,它们在警戒或保卫领地时会发出粗厉的“churr”声,而当发现猛禽时,会发出尖锐的哨声。

【繁殖习性】
坚嘴抚蜜鸟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每年晚冬至仲夏期间。巢由树皮条构成,通常位于高约2至11米的枝干上,并会添加苔藓、草、叶、羊毛和其他材料来筑巢。每窝常见的卵数有3枚,偶尔也有4枚。孵化及喂养巢中的小鸟通常由双亲共同承担。

【外型辨识】
从其他抚蜜鸟中,坚嘴抚蜜鸟可辨认出其更强壮的喙部、头部黑色标志和显著的白色颈背带纹以及鲜黄色的腿脚。它们的觅食模式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黑头抚蜜鸟有明显区别。

【保护状况】
由于环境变化和栖息地丧失,坚嘴抚蜜鸟的数量面临着威胁。因此,此物种的保护现状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严格执行保护措施,以防止进一步数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