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抚蜜鸟属 > 西白颈抚蜜鸟
西白颈抚蜜鸟

西白颈抚蜜鸟

英文名:Gilbert's Honeyeater

学名:Melithreptus chloropsis

【简介】
西白颈抚蜜鸟(学名:Melithreptus chloropsis,英文名:Gilbert's Honeyeater)是雀形目吸蜜鸟科抚蜜鸟属的鸟类。原生于澳大利亚西南部的桉树林区。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从Moora向北,穿过jarrah森林带至Broomehill的区域,包括Stirling山脉及沿海至Stokes Inlet。

【外形特征】
西白颈抚蜜鸟体型中等,上身呈橄榄绿色,腹部至尾部下方为白色。头顶、颈背及喉部呈黑色,眼后具有白色斑块,颈背有一白色新月形标记。喙呈现出褐色至黑色,眼睛为暗红色。雌雄个体羽毛相似,但幼鸟呈棕色,喙为黄色。

【鸣叫特征】
西白颈抚蜜鸟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常伴有连续的单音节tsip声。

【生活习性】
西白颈抚蜜鸟栖息于开放的桉树森林和灌木林中,主要活动于冠层,但有时也会下到地面觅食。它们的食物主要由昆虫构成,同时也摄取花蜜、甘露、蜜露及树胶。该鸟的觅食高度通常为7.7米,多数情况下在高处的树叶和花朵中寻找食物。

【繁殖习性】
繁殖期间从9月持续到次年2月,它们在树冠中筑巢。巢通常由草、树皮或蜘蛛网编成,悬挂于高处的树叶间。每窝产2至3枚卵,孵化期约为14天。孵化后的幼鸟由双亲共同喂养,至离巢期约14天。

【外型辨识】
该物种曾被认为是白颈抚蜜鸟的亚种,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确认为独立物种。

【保护状况】
西白颈抚蜜鸟目前的保护状况为IUCN红色名录无危(LC)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