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饮蜜鸟属 > 辉饮蜜鸟
辉饮蜜鸟

辉饮蜜鸟

英文名:Spangled Honeyeater

学名:Melipotes ater

【简介】
辉饮蜜鸟(英文名:Spangled Honeyeater,学名:Melipotes ater),为吸蜜鸟科饮蜜鸟属中的鸟类,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东北部休恩半岛山区,栖息于海拔1200至3300米的山地森林和高大的次生林。

【外形特征】
辉饮蜜鸟体型较大,属于饮蜜鸟属中最大的一种,体重较同类鸟类重两倍以上。其喙短而略弯曲,尾部适中。全身羽毛呈现缎黑色,眼睛周围围绕着一圈鲜黄色的皮肤,下颌和上喉部分略显灰暗。腹部点缀着大量白色斑点,形态多样,从宽阔的楔形到小而圆的三角形不等。虹膜深棕色至红棕色,喙为黑色或灰黑色,腿蓝灰色。雄鸟和雌鸟在外表上极为相似,但雄鸟体型可能略大。

【生活习性】
辉饮蜜鸟通常较为安静,鸣声为低沉重复的“chut chut”声。它们栖息于高海拔山地森林和次生林中,全年居留于这些区域。它们以果实为主食,主要在树冠层觅食,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社交性比同类物种更强。

【鸣叫特征】
辉饮蜜鸟的鸣声为低沉重复的“chut chut”声。

【繁殖习性】
关于辉饮蜜鸟的繁殖行为和方式,目前还缺乏具体报道。

【外型辨识】
其显著特征为黑色的外表,喉部颜色较浅,腹部点缀着形状各异的白色斑点,面部黄色皮肤鲜艳醒目,受刺激时颜色会变得更为红艳。面部的黄色皮肤特征明显不同与休恩寻蜜鸟(Melipotes gymnops)。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辉饮蜜鸟的保护现状等级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辉饮蜜鸟分布于新几内亚东北部的休恩半岛山区,具体地点包括Adelbert和Huon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