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佛法僧目 > 翠鸟科 > 钩嘴翠鸟属 > 钩嘴翠鸟
钩嘴翠鸟

钩嘴翠鸟

英文名:Hook-billed Kingfisher

学名:Melidora macrorrhina

【简介】
钩嘴翠鸟(学名:Melidora macrorrhina),隶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Melidora属,广泛分布在新几内亚及附近岛屿的低地森林和次生林中。

【外形特征】
钩嘴翠鸟的体长约27厘米。头部为黑色,两侧有宝石蓝色的斑点作为装饰,下体为白色,并偶尔带有浅黄色或粉红色的色调。雌鸟前额为黄绿色,下体较淡。它们的喙粗长且末端明显弯曲,上颌为黑色,下颌为角质色。虹膜深褐色,腿为灰色。

【生活习性】
钩嘴翠鸟主要在黄昏和夜间活动,在白天则较为安静。这些鸟类善于挖掘土壤寻找食物,以大型昆虫和青蛙为主食。它们常在茂密的森林中鸣叫,并发出类似乒乓球落地的笛音。

【鸣叫特征】
钩嘴翠鸟在黄昏时或黎明来临前会发出长哨音和短促升高的笛音。这些声音常常在月光下更加频繁。

【繁殖习性】
钩嘴翠鸟通常在7月至10月的旱季进行繁殖。它们会在被白蚁蛀空的树干中挖掘巢穴,其深度可达3至6米。每窝产2-3枚卵,孵化可能不一致进行,雄鸟白天参与孵化和育雏。

【外型辨识】
钩嘴翠鸟的显著特征是其较长的钩状嘴以及头顶宝石蓝色斑点。雄性个体的冠羽羽毛为更深的蓝色。有若干亚种,其中waigiuensis体型略大,jobiensis雄性的冠羽羽毛为更深的蓝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08年发布的鸟类红色名录,钩嘴翠鸟的保护等级为LC(无危),表明其不受威胁的程度较轻。

【地理分布】
钩嘴翠鸟广泛分布在新几内亚岛及其周边岛屿。在新几内亚的一些保护区如瓦里拉塔国家公园和卡乌野生动物区较为常见。这种鸟在其分布地区内普遍存在,栖息于茂密的森林和树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