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寻蜜鸟属 > 棕胸寻蜜鸟
棕胸寻蜜鸟

棕胸寻蜜鸟

英文名:Ornate Melidectes

学名:Melidectes torquatus

【简介】
棕胸寻蜜鸟(英文名:Ornate Melidectes,学名:Melidectes torquatus)属于脊索动物门下的雀形目、吸蜜鸟科、寻蜜鸟属。它们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山脉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
棕胸寻蜜鸟体长约23厘米,雄性重39至58克。雄鸟头部和颈部为黑色,后颈处有暗褐色带黑点的斑纹。橙黄色眼眶和耳羽黑色区域后方有红棕色斑块。背部和肩部呈灰褐色,带有白色鳞片状斑纹。翅膀和尾羽为深褐色。腹部为白色,侧腹和下腹则有黑色斑点,类似胸部的带纹。雌鸟体型较小,色彩较暗淡,喉部有粉红色肉垂,面部皮肤为亮黄色。

【生活习性】
它们偏好于半开放的森林,包括次生林和其他受扰动的环境。棕胸寻蜜鸟是杂食性,主食为昆虫、幼虫、花蜜和小果实。有时还会取食被其他鸟类开启过的较大和硬壳果实。这种鸟通常独居或成对活动,也常见于小型群体中,甚至偶尔会与其他鸟类混群。

【鸣叫特征】
这种鸟类常发出响亮空洞的“chok!”声,随后跟随一段沙哑、颤动的鸣叫声。

【繁殖习性】
其繁殖季节无固定时间点,可能发生在晚湿季到晚干季之间。巢为精致的杯状,发现于树干分叉处的中等高度位置,但具体繁殖过程尚知之甚少。

【外型辨识】
与同属的鸟类相比,它们体型较小,黑色胸部带纹和白色腹部是其显著特征之一。此外,鸣叫声和行为模式也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的中央山脉、胡恩半岛和阿德尔伯特山脉等地,没有明显的濒危状态,被IUCN列为无危(LC)物种。虽然森林砍伐等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局部种群减少,但人类活动如林缘环境的扩张,对这一物种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地理分布】
棕胸寻蜜鸟也是分布在太平洋诸岛屿上的成员之一,包括但不限于台湾、东沙群岛以及印尼亚齐特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