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寻蜜鸟属 > 博氏寻蜜鸟
博氏寻蜜鸟

博氏寻蜜鸟

英文名:Belford's Melidectes

学名:Melidectes belfordi

【基本信息】

博氏寻蜜鸟,学名 Melidectes belfordi,属于雀形目吸蜜鸟科寻蜜鸟属。这种鸟在新几内亚高地的山地云雾森林中广泛分布。

【外形特征】

- 体长:26至29厘米
- 体重:雄性59至80克,雌性51至67克
- 头顶至侧面为黑褐色,逐渐向淡棕色灰色过渡
- 颈部后侧和侧面出现模糊的暗褐色斑点
- 面者有一条显著的白色条纹,环绕着浅蓝色的眼圈和眼后的蓝色裸皮,眼后有白线
- 背部和肩部图案主要是灰色,带有一些白色的斑点
- 翼羽呈橄榄色,尾基部下方有浅黄色
- 下体淡灰色,胸口与腹部有暗褐色的斑点,下腹部至肛门颜色更浅
- 虹膜呈棕红色至深棕红色,喙黑色或暗灰黑色,腿色暗灰至暗蓝灰色,脚底黄色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高海拔山地至上高山的森林,偶尔在次生林和受到干扰的环境中出现。通常活动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区,最高分布至4000米处。

饮食:主要靠吸食花蜜,也会捕食小昆虫以获取所需的蛋白质。

【繁殖】

- 繁殖季节集中在晚雨季和旱季,通常是4月初、7月份的早中期以及8月至10月。
- 筑巢:在树干分叉处悬挂式巢,距离地面4.5至9米。
- 繁殖活动:通常一巢只有一只幼鸟。繁殖行为表现为双亲共同喂养,从巢中到刚飞出巢外的幼鸟。

【外型辨识】

博氏寻蜜鸟的名字是以萨摩亚酋长乔治·贝尔福德(George Belford)命名的,他曾在新几内亚协助英国探险家威廉·麦奎格爵士(Sir William McGregor)进行自然标本采集活动[2]。

【保护状况】

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博氏寻蜜鸟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分布于新几内亚中西部至东南部的山地森林,尤其在较高海拔区域。这包括亚热带和热带的山地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