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月胸窜鸟科 > 月胸窜鸟属 > 绿冠月胸窜鸟
绿冠月胸窜鸟

绿冠月胸窜鸟

英文名:Olive-crowned Crescentchest

学名:Melanopareia maximiliani

【简介】
绿冠月胸窜鸟,学名Melanopareia maximiliani,英文名Olive-crowned Crescentchest,属于雀形目月胸窜鸟科月胸窜鸟属的鸟类。成鸟头顶具淡黄色眉纹,从喙基延伸到耳羽后缘;眼先和头部侧面为黑色;橄榄棕色的冠羽和上体,背部中央有一别致的白色斑块,次级飞羽内侧呈红褐色;喉咙和胸部有黄褐色,胸部还有一块黑色新月形条纹,下方为栗色带,腹部为赭色颜色较深。虹膜为深棕色,喙部为黑色,基部一半呈蓝灰色,而跗跖则是粉灰色或棕灰色。

【外形特征】
绿冠月胸窜鸟是一种长度约15厘米的鸟类,体重介于16.9至18.2克之间。幼鸟具体特征描述尚不完善;指名亚种和pallida亚种在外形上与成鸟有差异,pallida亚种整体更为浅色,喉部为肉桂白色,下体也更浅,面部为黑褐色而非纯黑。

【生活习性】
绿冠月胸窜鸟主要栖息在干燥灌木丛和草地,其中低矮灌木丛或密生草丛为其首选栖息地。它们在安第斯山脉中栖息于多草的山坡和Polylepis森林,在阿根廷中部至玻利维亚西部也可能出现在荆棘林和茂密的低层植被中。

【鸣叫特征】
绿冠月胸窜鸟以其独特且隐秘的习性著称,主要能在白日活动,夜晚则隐居于洞穴或草丛中。叫声包括一系列均匀音调的金属或干燥音符,其中央阿根廷个体的叫声明显更快。

【繁殖习性】
绿冠月胸窜鸟在阿根廷的繁殖期为9月至12月,在玻利维亚发现,10月约有10%的巢是在活跃中,而4月记录到若干刚离巢的幼鸟。巢形状类似杯状,尺寸大约直径13厘米、高度15厘米,内部的尺寸为纵向9厘米宽8厘米,倾斜约45度。巢多用植物纤维和棕榈叶制作,接近地面并隐藏于绿色植被中,常见于低矮灌木或干燥的草丛底部。支巢构造是长度约10厘米的窄隧道,内部主要填充更厚且柔软的叶片。产卵的数量为2至3枚,卵的尺寸大约为20-23毫米×16-16.4毫米,表面为白色并带有小黑点或斑块,有时也散布着淡栗色或灰色细纹,主要集中在卵的一端。

【外型辨识】
绿冠月胸窜鸟是一种引人注目的土生土长鸟类,具有独特的外观和叫声。它们主要在南美洲中南部的特定生境中繁衍生息。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绿冠月胸窜鸟被列为无危物种,在2009年发布的鸟类名录中已确认。

【地理分布】
绿冠月胸窜鸟广泛分布在南美洲中南部地区。其地理分布从玻利维亚西部的拉巴斯省到阿根廷北部及东南部各地区,包括多个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