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啄果鸟科 > 啄果鸟属 > 扇尾啄果鸟
扇尾啄果鸟

扇尾啄果鸟

英文名:Fan-tailed Berrypecker

学名:Melanocharis versteri

【简介】
扇尾啄果鸟(学名:Melanocharis versteri)是雀形目啄果鸟科啄果鸟属的一种鸟类。具有明显的雌雄异型性,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山区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

【外形特征】
雄鸟有明显的黑色上体,头部、披肩、上翼和尾巴呈现蓝绿色光泽,在良好的光线照射下,头部和上翼覆羽可见金属光泽。脸部侧面及耳覆羽相对较暗,与头顶颜色形成对比。尾羽基部稍显白色,但在飞行中难以察觉。雌鸟体型较大且颜色较暗,其上体颜色为暗橄榄绿,下体为橄榄灰色且腹部泛黄,尾羽基部有斑点。幼鸟与雌鸟类似,但存在细微的区别。

【鸣叫特征】
扇尾啄果鸟能发出重复的、下降的、鼻音“weh!”调和高音的咔嚓声。

【生活习性】
扇尾啄果鸟栖息于山地森林及茂密的次生林中,地势一般在1250米至3680米之间,约为1700米以上是其主要活动区域。主要食用小浆果和节肢动物,通常在低层森林、灌木丛以及森林边缘觅食,时有地面觅食行为。经常与其他鸟类形成临时混合物种群。

【繁殖习性】
关于其繁殖信息,已知记录有7月和11月筑巢,幼鸟则在8月被观察到。其巢穴通常为深杯状结构,由苔藓纤维构成,并内衬橙棕色的蕨叶绒毛,巢外还用“动物丝线”加固并装饰有浅绿色、棕褐色或浅黄色的苔藓,以增强隐蔽性。

【外型辨识】
雌鸟相较于雄鸟体型更大小且颜色更深。与绿背鹛鸫相比,扇尾啄果鸟腹部为更白的色调,侧纹和尾部的白色斑点更为明显,喙的基部周围颜色也较浅。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标准,扇尾啄果鸟的保护状态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扇尾啄果鸟分布在新几内亚山区,主要集中在该岛的主岛。连接其栖息地的区域是太平洋诸岛屿,具体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