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啄果鸟科 > 啄果鸟属 > 黄胸啄果鸟
黄胸啄果鸟

黄胸啄果鸟

英文名:Mid-mountain Berrypecker

学名:Melanocharis longicauda

【简介】
黄胸啄果鸟是雀形目啄果鸟科啄果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主要栖息于新几内亚山区的森林中。其科学名称Melanocharis longicauda揭示了其较大的黑色体羽和较长的尾巴。

【外形特征】
黄胸啄果鸟体型小巧,有厚实的喙部,下体为淡黄色,两侧有黄色羽毛簇。雄鸟的上体呈黑色,头部及披肩带有蓝绿色光泽,尾羽边缘白色。下体表现出淡橄榄灰色的色调,两侧和腹部带有黄色,尤其是喙底和下腹部更为显著。雌鸟体色相对暗淡,上体为暗橄榄色,尾部和腹部的颜色较淡并带有棕色基部,与尾羽边缘的白色形成对比。幼鸟的形态与雌鸟相似,但嘴裂和下颌基部呈黄色。

【生活习性】
黄胸啄果鸟主要栖息在山地森林与次生林地带,偏好密集的灌木丛与灌木林,尤其在森林边缘活动。它们的行动模式包括单独觅食或与结果树中的其他物种重叠觅食,虽不参与混合物种觅食群。活动范围一般在海拔700至2100米之间,以小浆果、蜘蛛和昆虫为主食。

【鸣叫特征】
该鸟的鸣叫声多样,包括了快速重复的模糊音“jjeteleet jjeteleet jjeteleet”,柔和清脆的“weetcha weetcha tínk”,以及三音节略带粗糙的“tree ti tsee”等。此外,还发出下滑的“bzhsst”声和连续的嘶哑鸣声或尖锐深沉的“tschree”声。有时候,它会表现出类似红背刺莺的细长、颤音般的“whee chippy-chip-chippy-chip”歌调。

【繁殖习性】
有关繁殖的具体信息尚不详,但已记录至少一个筑巢时间在1月份。筑巢位置固定于离地7.5米高的水平树枝分叉处,巢呈杯状,边缘高,顶部收缩,对于其体型而言显得较宽敞。

【外型辨识】
相对同类的Melanocharis种群,黄胸啄果鸟主要通过其更长的尾部、尾羽边缘的白色以及黄色而非白色胸羽簇来进行区分。雌鸟体型通常会稍大于雄鸟,但尾巴的比例较短。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黄胸啄果鸟的生存状态目前在IUCN红色名录中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该鸟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的山区,覆盖其主岛的广泛区域。在某些区域较为常见,在部分地方则较为罕见,可能在不同的栖息地带间存在分布疏密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