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山雀科 > 黑山雀属 > 索马里山雀
索马里山雀

索马里山雀

英文名:Acacia Tit

学名:Melaniparus thruppi

【简介】
索马里山雀,英文名为Acacia Tit,学名为Melaniparus thruppi,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山雀科、黑山雀属。该物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东北部,栖息在干燥和半干旱的金合欢林及灌木草原中,海拔可达2,000米。

【外形特征】
索马里山雀体型小巧,头、颈、喉和胸部呈蓝黑色,与面颊处大面积的淡黄色白色斑块形成鲜明对比。背部为灰色,翼部拥有白色斑点,颈后区有小的白色墨点。腹部灰白色,被一条宽阔的黑色带状纹路区隔,显得极为醒目。腿与喙均为石板灰色。雄性和雌蚊主要通过腹部黑色带状条纹的宽度差异进行区分,年幼个体则颜色较为暗淡。

【鸣叫特征】
索马里山雀的鸣叫声复杂多样,包括尖锐刺耳的“chya chya”声,柔和且略带嘶哑的“chet”或“chut”,以及连续发出的“chet-chet-chet”系列。它们也能产生“tsi-tsa-char”和爆发性的“tsi-tsi-chay-chay-chay”或“tsi-tsi-de-de-de-de-de”等独特鸣叫声。除这些刺耳的鸣叫声外,它们还能够唱出较为优美的“see-uu”或“tuwee”声,多重复强调第二音节,或标准的曲调“twee-tew-tew-tew”和“tsi-tsi-tchuerr-tchuerr-tchuerr”。

【生活习性】
索马里山雀通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偶尔会与其他鸟类一起加入混合物种觅食群。它们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食,例如黄蜂、甲虫和毛虫。分布于干燥和半干旱的木林及灌木草原地域,特别偏好金合欢树丛或沿河的树林,避免极端干旱区域。

【繁殖习性】
目前,关于索马里山雀繁殖的行为记录有限,仅确知它们在树洞中营巢。有资料提到,巢穴可能成为蛇类的捕食对象。

【外型辨识】
索马里山雀与北灰山雀在外观上相似,但索马里山雀颈部两侧有较宽显眼的黑色带分割脸部白块和喉部黑色区域,腹前区黑色带状更为宽广。

【物种区别】
索马里山雀与北灰山雀在外观上相似,但索马里山雀颈部两侧有较宽显眼的黑色带分割脸部白块和喉部黑色区域,腹前区黑色带状更为宽广。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列为无危物种(IUCN:LC)。

【地理分布】
索马里山雀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覆盖从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南至坦桑尼亚东北部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