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肩黑山雀
英文名:White-shouldered Black Tit
学名:Melaniparus guineensis
【简介】
白肩黑山雀(英文名:White-shouldered Black Tit,学名:Melaniparus guineensis),属于雀形目山雀科黑山雀属。这种小型鸟类在非洲大陆广泛分布,从西部的塞内加尔到东部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均有其踪影。
【外形特征】
白肩黑山雀体长约14厘米,体重在12.9至21克之间。它们体型较大,整体以黑色为主,偶尔可见头部有短而略显杂乱的冠羽。尾部略带烟熏般的黑色,边缘可能泛着蓝黑色光泽,尾羽外缘或尖端有极细的白色线纹。翼部具有一大块醒目的白色斑块,初级覆羽和飞羽边缘亦有白色点缀,次级飞羽边缘宽幅的白色形成闭合翅膀时明显的白色面板。虹膜颜色范围从白色至黄白色不等,偶尔呈现浅棕色。喙黑色,腿色为深棕色至蓝灰色或黑色。雌雄外貌相似,但雌鸟的翼部白色斑块相对较小。幼鸟上体呈棕黑色,翅膀和尾巴为烟熏黑色,翼覆羽上的白色部分被黄白色替代,且常带有更宽的暗棕色中心条纹。
【鸣叫特征】
白肩黑山雀的鸣叫通常是典型而独特的连续“chee-chi-chi-chi-chi”声,声音沙哑且重复。其歌曲一般由3-4个音节的吹口哨式短语组成,连续重复2-3次;有时发出更长的不重复歌曲,含有粗糙的音符。
【生活习性】
白肩黑山雀栖息于湿润的灌木草原地带,包括阔叶林和荆棘丛。它们通常成对或小型群体(最多8只)活动,也可能参与混合物种的觅食群。这些鸟类活泼而好动,偏好在树冠中部搜寻食物,偏好在树干和树枝上寻找而不在树叶中。它们的饮食主要由小型无脊椎动物、幼虫、种子和少量水果构成。
【繁殖习性】
白肩黑山雀全年居住在松树林中繁殖,偏好在树洞中筑巢。一窝产4-6枚粉红色带有红褐色斑点的蛋。
【外型辨识】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白肩黑山雀被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白肩黑山雀的地理分布覆盖了毛里塔尼亚南部和塞内加尔向东至苏丹南部和埃塞俄比亚,南至喀麦隆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
【物种区别】
白肩黑山雀与白翅黑山雀极为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具有淡黄色的眼睛,而后者具有深色的眼睛。幼鸟可能有深色眼睛,但通常与成鸟相伴,可通过这些特征加以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