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山雀科 > 黑山雀属 > 北灰山雀
北灰山雀

北灰山雀

英文名:Miombo Tit

学名:Melaniparus griseiventris

【简介】
北灰山雀(英文名:Miombo Tit,学名:Melaniparus griseiventris)是雀形目山雀科黑山雀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非洲的安哥拉至坦桑尼亚西部、马拉维和津巴布韦等地,偏好居住在成熟的miombo林地。

【外形特征】
北灰山雀体长约14至15厘米,体重约20克,特征鲜明,具有黑色、白色和灰色的典型组合。雄鸟的头部前额、冠部和部分颈背为黑色,新羽时略带蓝色光泽,有时可见下颈背的灰白斑块;上体为灰色,最长的尾上覆羽尖端为黑色;尾羽黑且部分边缘浅灰。翅膀色泽以黑色为主,飞行羽和次级飞羽部分边缘泛白;颊部至耳羽侧向为淡黄褐色;下巴和喉部为烟灰色,沿腹部中心有一条狭窄的黑线,下胸和腹部淡白,两胁灰。雌鸟与雄性相似,但头部光泽稍暗,黑色区域较小,围兜不显著。幼鸟相似雌鸟,但尾羽边缘窄无尖端,翅膀深棕色且泛黄。

【生活习性】
北灰山雀通常成对或小群活动,常见于与阿卡山雀混种觅食的地区。主要在树冠层觅食,寻找树皮和枝干间的昆虫,能适应大型活树或枯木的环境。它与棕胸山雀共存于成熟的miombo林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鸣叫特征】
北灰山雀的鸣叫声涉及多种类型,包括高频的'chitji'声音、响亮的'chip'声,刺耳或低沉的'chrrr-chrrr-chrrr-chrrr'声,常以'psis'或'putt'作为前奏,还可能会发出更高更尖锐的'tit-tieu'声音。此外,还有'whit'声和'rit'声。其歌是典型的百灵鸟吹哨短语,类似'toowee-toowee, toowee-teeyoo, toowee-teeyoo'、'tsi-trreeeoo-tweetoo'或'twee-too-you, twee-too-you'。

【繁殖习性】
北灰山雀的繁殖季节从8月至12月,在树洞或疑似旧啄木鸟洞中筑巢,有的可能筑于墙、篱笆柱、白蚁丘或其他洞穴,甚至排水管中,以隔离外界干扰。每窝产3至5枚卵,具体孵化及幼鸟育成时间不详。其巢穴在津巴布韦的miombo林地内有较高成功率,每窝可孵化两只雏鸟。有时被北非响蜜鷇寄生。

【外型辨识】
北灰山雀体格较大,脸部白色与颈部侧面连接,区别于索马里山雀。对比阿卡山雀,北灰山雀喙小,顶冠偏灰,多白彩。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光泽度与黑色区域大小及围兜程度。幼鸟形态接近雌鸟,但尾部边缘偏窄,无白色尖端。

【保护状况】
北灰山雀已被列入IUCN无危动物名单,分布广泛,仅在少数区域零散出现。尽管普遍性较强,但因其特殊的栖息地需求,如次生灌木丛或荆棘取代原始森林则会导致生境不适宜。在某些情况下,残存环境会被阿卡山雀占据或替代。

【地理分布】
北灰山雀的地理分布涵盖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和东南部,坦桑尼亚西部,马拉维,赞比亚,津巴布韦以及莫桑比克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