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食果啄木鸟属 > 牙买加啄木鸟
牙买加啄木鸟

牙买加啄木鸟

英文名:Jamaican Woodpecker

学名:Melanerpes radiolatus

【简介】
牙买加啄木鸟,学名 Melanerpes radiolatus,是鴷形目啄木鸟科食果啄木鸟属的一种鸟类。其广泛分布于整个牙买加岛,栖息于低山雨林、湿润森林、红树林、牧场以及柑橘和椰子种植园等地。该物种生存状态良好,被IUCN评为无危(Least Concern)。

【外形特征】
牙买加啄木鸟体重在92至131克之间,体长约为24至26厘米。雄鸟头部前额为白色至淡黄色,头冠至后颈呈红色;雌鸟头部冠部为灰至深灰色,后颈和颈背有红色。其上体呈黑色,有细白至绿白色的条纹,最宽的部分在臀部和上尾覆羽。翅膀上的羽毛呈现出黑色,其主羽略带棕色,并有窄白条纹。尾部为黑色,中央尾羽内侧有细白条纹,外侧尾羽有小白点或白色条纹。下体是橄榄灰色至橄榄色,并且新羽尖端呈绿色,腹部中央散落黄色至红色斑块,下腹至尾下覆羽黑色,带有白至橄榄白色的条纹。下翼和下尾棕色,具白色条纹。喙黑而长,虹膜红色,眼周皮肤为灰至褐色,腿为石板黑色。

【外型辨识】
牙买加啄木鸟通过标志性的黑白条纹背部和红白相间的头部特征,方便被识别。

【生活习性】
这些鸟类主要栖息于树冠中部,但也会在下层或上层树冠中觅食。它们在树冠上寻找食物,尤其是凤梨科植物和其他附生植物中,但很少在直径超过10厘米的树干上搜索食物。

【鸣叫特征】
牙买加啄木鸟常发出响亮的“kaaa”声,有时重复发出2至3次,轻微警戒时发出单个“kao”音;具有较高音量的“kaaaah”音被认为用于领地标记;同类相遇时发出“wee-cha weecha”的鸣叫声,以及在繁殖季节中出现的“krirr, krirr”和“whirr-whirr”声。鸣叫声中也包含两性大声敲击柱体和轻拍树枝的声响。

【繁殖习性】
其繁殖季节一般从12月至次年8月,且全年都可能进行筑巢。巢穴由雄性挖掘,通常位于死枝、枯木或电线杆上,海拔高度在5至15米间,每对每年可繁殖两次甚至三次。每窝产卵3至5枚,两性共同负责孵化,幼鸟出生后经过大约一个月的养育期会离巢。离巢后的一段时间,双亲还会继续照顾幼鸟。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牙买加啄木鸟目前被列为无危(LC)等级。

【地理分布】
牙买加啄木鸟分布于中美洲牙买加岛内,栖息地面海拔从海平面至该国最高山峰,可见其栖息范围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