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鸮形目 > 鸱鸮科 > 鸣角鸮属 > 裸胫角鸮
裸胫角鸮

裸胫角鸮

英文名:Bare-shanked Screech Owl

学名:Megascops clarkii

【简介】
裸胫鸣角鸮(英文名:Bare-shanked Screech Owl,学名:*Megascops clarkii*),属于鼠鸮科、鸱鸮属的一种猫头鹰。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至南美洲哥伦比亚的西北部。

【外形特征】
裸胫鸣角鸮体长23-25厘米,体重130-190克。耳羽较短,面部肉桂色至黄褐色,面盘边缘不明显;上体深棕色至暗红褐色,有大量斑点、蠕虫纹和黑色斑点;下体浅棕色,带有淡黄色或肉桂色,胸部有白色点缀,腹部更多白色,且中央条纹两侧有大的方形白点。仅胫骨上三分之二有羽毛,下部和脚趾裸露,为粉红色或肉色。

虹瞳浅黄色,喙颜色为绿色或蓝灰色,而脚趾呈现为黑褐色。裸胫鸣角鸮的幼鸟上体会呈现肉桂色,带有白色斑点,下体淡黄色,并带有暗红色条纹。

【生活习性】
裸胫鸣角鸮主要生活在海拔900-2350米的山地云林中,栖息于茂密的热带森林及森林边缘,偶尔出现于稀疏的森林区域。平时表现夜行性,黄昏和夜间进行狩猎,通常沿林缘、空地和树冠层捕获大型昆虫及小型啮齿类动物。常在地面或树枝上捕捉猎物。

【鸣叫特征】
主要叫声为低沉的重复口哨声“wook wook wook”,也常见“hu-hu, HOO-HOO hoo”的深沉哨音。雌鸟的鸣叫略高,通常与雄鸟形成二重奏。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为2月至5月,产卵后幼鸟会在5月至8月间离巢。该种猫头鹰喜欢在树上的天然洞穴或啄木鸟挖掘的树洞中筑巢。

【外型辨识】
裸胫鸣角鸮的下部和脚趾裸露,为粉红色或肉色,这是与其他类似物种的主要区别之一。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LC*),但CITES列为附录二物种,属于受保护物种。其生存面临诸如栖息环境破碎化和农业开发带来的威胁。近年来,该物种数量下降的趋势尚未完全明了,但至少需要有较完整的森林栖息地维持其数量稳定。

【地理分布】
裸胫鸣角鸮集中分布在哥斯达黎加南部至哥伦比亚的西北部山区,具体包括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的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