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矿吸蜜鸟
英文名:Yellow-throated Miner
学名:Manorina flavigula
【简介】
黄喉矿吸蜜鸟(英文名:Yellow-throated Miner,学名:Manorina flavigula),是雀形目吸蜜鸟科矿吸蜜鸟属的鸟类。该鸟种为澳大利亚特有种,也被称为白臀矿吸蜜鸟。
【外形特征】
成年黄喉矿吸蜜鸟中等体型,全长22至28厘米,翼展12至13.8厘米,喙长25毫米,体重在50至61克之间。头部顶部呈浅灰色,额头橄榄黄色,逐渐过渡为灰色。面部有黑色区域并以下颌的黄色嘴角线作为轮廓,并在眼周裸露黄色皮肤中增添黄色点染。显著特征还有白色亚颊纹,细长的橙黄色裸露颊纹。上体灰色,带有不同程度的暗褐色斑点,深灰色的尾羽尖端白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灰色与黑翼形成对比,有橄榄黄边缘。颏部黄色(仅良好视角可见),喉咙和胸部是灰白色,胸部有暗灰色和白色斑点,分散有淡黄色。腹部为淡灰色,两侧和大腿非常淡灰色。尾部下部为暗灰色,尾尖白色至灰白色,下翼为暗灰色,主翼基部有淡灰色斑块。虹膜呈现棕色至深棕色,喙部呈黄色至橙色,脚橙色至棕橙色。雌雄个体的羽毛相似,雄鸟体型略大于雌鸟。幼鸟与成年鸟相似,但冠部、颈与上体为淡粉色调,颈下无白色斑点,胸部分为粉色,胸前显得模糊,中覆羽和大覆羽末端有狭窄、模糊呈尖的淡粉色翼带,外侧主翼有更大的白色边缘。
【生活习性】
栖居于广泛的环境,包括金合欢林、灌木、开阔的桉树林及森林。
【鸣叫特征】
该鸟种鸣叫嘈杂,尚无详细记录。典型鸣叫包括尖啸、恐慌尖叫声、嘶哑叫唤,与黑额矿吸蜜鸟的叫声相似。晨间唱歌最常在繁殖季节听闻,其哨音具有典型合唱特征。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遍布全分布区域,全年均有记录,但以晚冬至夏季为高峰期,以春季及初夏季最为集中。大多巢来自8月至10月的两个时间点。以合作形式在松散群体中筑巢,巢建在疏密枝叶的分叉处,大多位置为距离地面1.2至16米的高度。巢为深杯状中心,状况允许时也会出现碗型,材料主要为草、树枝、羊毛,通过蜘蛛网或毛发加固。从巢中平均每窝产2至4枚蛋,罕见情况下达5枚(平均产3.16枚)。蛋由繁殖雌鸟来孵化,有时雄鸟也会协助,孵化期约15至16天,巢胚期不少于15至16天,而小黄喉矿吸蜜鸟会在约13天时提前离巢。离巢雏鸟由至少三只个体喂养,包含父母与至少一只辅助者。有益于巢的鸟类为太平洋噪鹃和淡色杜鹃。
【外型辨识】
与其他矿吸蜜鸟品系的显著区别在于其明显的白色臀部,而非黑额矿吸蜜鸟和黑耳矿吸蜜鸟连续的灰色背部。另外,黄喉矿吸蜜鸟上授颜色较下授轻,而纯种黑耳矿吸蜜鸟下授通常较喉咙深。黑额矿鸟在喙上唇及下唇有不同程度的黄色亮丽区域,而非黑额矿吸蜜鸟的上唇白色,前额和颈部无黄色亮眼部分,下巴仅有少许黄色作为点缀。
【保护状况】
IUCN 认为黄喉矿吸蜜鸟处于无危状态(Least Concern)。
【地理分布】
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例如西澳大利亚和昆士兰西部至中间地带及北领地,而在约克角半岛北部及塔斯马尼亚州和部分极端东南部地区外均可见该鸟种。覆盖大量地区,从东部亚种至西澳大利亚州和北领地,进一步扩大至呈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内陆地带。数量由于农业垦殖带来的积极影响新增,但因欧洲移民以来的改变,西澳大利亚Swan Coastal Plain的种群数量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