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织雀科 > 精织雀属 > 蓝嘴精织雀
蓝嘴精织雀

蓝嘴精织雀

英文名:Blue-billed Malimbe

学名:Malimbus nitens

【简介】
蓝嘴精织雀(学名:Malimbus nitens),是雀形目织雀科精织雀属的鸟类。这种独特的小型鸟类广泛分布于西非至东非的低地森林中,且特别偏好低地沼泽和靠近水源的区域,尤其是在林下层。

【外形特征】
蓝嘴精织雀全身呈光泽黑,颈部和喉咙部位具有显著的三角形红斑,而其喙为浅灰蓝色,形状独特。雄鸟的身体特征除了黑体色和红喉斑之外,其胸部还拥有深红色斑块。雌鸟在外观上与雄鸟相似,不过胸部红色斑块通常较小。幼鸟则呈现出上体颜色较为淡雅,下体色泽偏烟黑,并且在头部和下颌有橙棕色边缘的特征。虹膜为棕色,喙蓝灰色,而腿则为蓝灰至深灰色。

【鸣叫特征】
蓝嘴精织雀的鸣叫多种多样,其中包含哨音、机械音和刺耳的声音。雄鸟在求偶展示过程中会发出特有的‘wookitiki wookitiki wheeze’声,而在领土防卫时则会发出‘wo wewo wewowe weee we we’的重复叫声。

【生活习性】
蓝嘴精织雀常常成群活动,同时也会与其他鸟种混群。它们喜欢栖息在低地森林中,尤其是靠近水源的沼泽地带,特别是在棕榈树附近和水边尤为活跃。

【繁殖习性】
该物种多在11月至次年4月这段时间内繁殖。通常在雄鸟主导下,巢球状结构由棕榈叶碎片和马尾松苔藓等精工细作的材料筑成,悬挂在离地面0.4至3米高的棕榈叶片或灌木丛中。一夫一妻制关系在繁殖季节占主导地位。

【外型辨识】
蓝嘴精织雀独特之处在于其全黑的上体、红色的喉部斑块和黑色的腹部构造。此外,其独特的声音特征和行为模式也为辨别此种鸟提供了途径。

【保护状况】
蓝嘴精织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C)等级。这表明该物种现状相对稳定,但在面对栖息地破坏和捕猎等威胁下仍需密切关注。

【地理分布】
蓝嘴精织雀分布于非洲西部和东非地区,从塞内加尔至安哥拉北部,具体包括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南苏丹、多哥及乌干达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