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胸蓬头䴕
英文名:White-chested Puffbird
学名:Malacoptila fusca
【简介】
白胸蓬头鵄,学名White-chested Puffbird(Malacoptila fusca),属于䴕形目蓬头鵴科须蓬头鵴属的鸟类。这种鸟类因其白色胸部斑块而得名。
【外形特征】
白胸蓬头鵴是一种棕白色条纹相间的鸟类,体长约为18厘米,体重约44克。其头部较为宽大,喙呈黄橙色,微微弯折,尖端为黑色。上身颜色深棕,背部有浅色条纹;下体为脏白色或淡黄色,带有模糊的暗棕色条纹。胸部有一窄窄的白色新月形斑纹,头部的颊纹和下巴为白色或淡黄色。
【生活习性】
白胸蓬头鵴栖息于热带雨林的下层和中层,通常单独活动。当捕食时,它会从几米高的栖木上飞出,捕获大型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其主要食物为昆虫,偶尔也会摄入小无脊椎动物。有时会跟随行军蚁群寻找猎物。
【鸣叫特征】
白胸蓬头鵴的鸣声独特,包括一连串柔和的颤音,音调逐渐下降,仅在近处可听见。叫声包括高音的下降哨声,重复间隔较长。
【繁殖习性】
关于白胸蓬头鵴的繁殖生态,所知甚少。根据相关推测,它可能筑巢于地面的洞穴中,与近亲白须蓬头鵴类似。
【外型辨识】
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白胸蓬头鵴因为背部的长条纹以及大部分橙色的喙而容易识别。另外,它与半领蓬头鵴相对比较,后者颜色较暗,颈部有宽大的栗色项圈。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白胸蓬头鵴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白胸蓬头鵴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具体分布在哥伦比亚东部、委内瑞拉西南部至厄瓜多尔东部、秘鲁中部至阿普里马克河谷,以及圭亚那低地至巴西的亚马逊州和帕拉州。它们栖息于海拔200米至1500米的热带常绿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