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树鹛
英文名:Moustached Babbler
学名:Malacopteron magnirostre
【简介】
须树鹛,英文名:Moustached Babbler,学名:Malacopteron magnirostre。体型约16.5至18厘米,体重约16至25克。此鸟以灰褐色为主调,腹部呈白色,最显著特征是其脸颊两侧的深色颊纹。
【外形特征】
须树鹛的外表朴素,面部肤色呈现橄榄灰褐色,颊部带有暗褐色纹,喙部短而稍钩。背部呈暗褐色或黑色,腹部为白色。尾羽淡栗色。雄鸟和雌鸟的体型和颜色基本相同,但幼鸟的颊纹不如成鸟明显,下颌颜色从粉红至黄色不等,且胸部有时呈现灰色或银白色。已经确定的亚种包括指名亚种与cinereocapilla亚种,后者头部更灰,胸部则带有灰色,下体为银白色。
【鸣叫特征】
这个物种在自然环境中常发出一系列下降的哨音,这可能出现在二重唱中。此外,它们的叫声还包括较为柔和的嘁嘁声与粗糙的音符,这些声音的特点都是该物种的身份标记。
【生活习性】
须树鹛栖息于热带湿润的原始低地森林、泥炭沼泽森林、次生林、已砍伐森林以及旧橡胶园。它通常在植被层的中层或下层活动,偏爱在高度为915到1200米的区域。在觅食时间,它们会聚集形成小至中型的鸟群,有时也与其他属的鸟类混群。主要食物来源包括昆虫,如甲虫和蝗虫,活动高度大多在4到6米之间。
【繁殖习性】
关于须树鹛的繁殖细节信息相对有限,但仍被记录到它们主要在低山和热带湿润森林地带中繁殖。
【外型辨识】
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无危(IUCN:LC)。
【地理分布】
须树鹛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地。它们也曾经出现在新加坡的森林中,但目前看来可能已经灭绝。曾被认为是分布区域扩展至印度南部,但目前已确认仅在中南半岛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文莱、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新加坡。
【物种区别】
须树鹛与纯色树鹛外观相似,不过纯色树鹛头部颜色更深,尾羽色彩更浓,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纯色树鹛不具有脸颊上的深色条纹。头部和胸部色彩的细微差异在不同亚种间也有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