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丛鵙
英文名:Lagden's Bushshrike
学名:Malaconotus lagdeni
【简介】
中非丛鵙,又称拉根丛鵙(Malaconotus lagdeni),广泛分布于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地区。该鸟体型粗壮,具有橄榄绿色的背羽、灰色的头部以及黄色或橙黄色的下身,黑色喙为其显著特征。
【外形特征】
成年中非丛鵙体长约为24.5至25.5厘米,一般体重在84至97克之间。头部和颈背颜色偏深灰,翼部和尾部则是亮橄榄绿色,尾尖圆,外侧三尾羽端部为鲜黄,标志性且沉重的黑色喙。下体颜色鲜黄,喉部和上胸部颜色强烈泛橙黄色,腹部颜色为黄色,翅膀及腋下羽均为明亮的黄色,虹膜呈蓝灰色,腿则为蓝灰色,幼鸟色调较为暗淡。
【生活习性】
中非丛鵙栖息在常绿雨林中密集的藤蔓和植物中,喜欢在海拔100至3300米的范围内活动。主要食物来源是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如青蛙、蜥蜴和小鸟,它们多在10至30米树冠开阔处寻找食粮。
【鸣叫特征】
中非丛鵙拥有复杂的鸣叫系统,典型的鸣叫声被描述成一种柔和的、颤音般的长鸣,有时带有递音的‘whoooooo’或‘uuuuuuuh’,长短约为0.5至0.7秒。此外还能发出轻柔和感觉哀伤的‘hoh’声及一些旋律哨声和人格化的‘hoop, hooooo’或是‘wip, haww’声。
【繁殖习性】
中非丛鵙在繁殖季节筑巢,由双亲共同完成。巢穴搭建在次生林中的小树叉上,高度约为3.5米。一对巢内可能含有两枚蛋。它们的繁殖期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利比里亚为6月至7月;科特迪瓦为10月至1月;刚果民主共和国则持续到2月。
【外型辨识】
中非丛鵙最显著特征是头部颜色深灰,翼部和尾部亮橄榄绿色。下体鲜黄,喉部泛橙黄色,腹部黄色,翅膀及腋下羽明亮的黄色。成鸟与幼鸟在色调上有所区别。
【物种区别】
区分中非丛鵙与其他如红胸丛鵙和灰头丛鵙的最佳方法是通过头部颜色(灰色对比淡色)和尾端无黑斑等形态特征。
【保护状况】
中非丛鵙属于特需保护的物种,IUCN 红色名录将之列为近危(NT)物种。尽管在某些地区仍有踪影如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其种群数量在一些地区呈现下降趋势。
【地理分布】
中非丛鵙分布于数个非洲国家,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和乌干达等地的热带雨林和山地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