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氏雅鹛
英文名:Abbott's Babbler
学名:Malacocincla abbotti
【地理分布】
阿氏雅鹛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南亚地区至东南亚森林地带,包括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Belitung、Bawean、婆罗洲)以及新加坡等地。它们栖息于退化的阔叶常绿和半常绿森林、河岸森林、红树林边缘、尼帕棕榈林、沼泽海岸灌木、泥炭沼泽森林、次生林和森林边缘。在婆罗洲,它们偏好低海拔河流和沿海区域。
【外形特征】
阿氏雅鹛外表普通,呈橄榄褐色,上体比下体略暗,下体灰白至土黄色,喉部灰白色,腹部中央白色,两胁橄榄色,尾下覆羽锈色。幼鸟头部和背部呈深赤褐色。喙粗壮,尾短。亚种krishnarajui的尾部和臀部颜色比喜马拉雅亚种更暗红。
【生活习性】
阿氏雅鹛通常在低矮植被中活动,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生活节奏缓慢而有条不紊。食性以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繁殖季节,4月至5月在不丹、1月至9月在东南亚、12月至次年1月在苏门答腊和5月至6月在文莱及7月至8月在加里曼丹。它们的巢为开放的深杯状,通常置于灌木、藤蔓或蕨类植物基部,高度约为0.5-1.8米。每窝产卵2-5枚,通常为3枚,蛋色从淡粉色到亮鲑鱼色,带有少量红棕色或棕色斑点,孵化期约14-15天,雏鸟期11天,离巢后依赖父母7-9周。
【鸣叫特征】
阿氏雅鹛的鸣叫声多变,包括三到四个音符,中间音符下降,如“chuu-woooh-woooi, wuuwuwuoh-wiu” 和 “wi-wuwuwuwuu-yuwi”,还有清脆的哨声和哀婉的下降调叫声,以及一系列3-4个丰富、流畅、液态、滑音、短哨音组成的歌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阿氏雅鹛的保护状况为无危(LC)。在泰国、印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等地常见,在尼泊尔和不丹较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