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拟鹂科 > 山鹩哥属 > 山拟鹩哥
山拟鹩哥

山拟鹩哥

英文名:Colombian Mountain Grackle

学名:Macroagelaius subalaris

【简介】
山拟鹩哥(Macroagelaius subalaris),又名Colombian Mountain Grackle,是雀形目拟乌科山拟鹩哥属的一种鸟类。其主要分布于哥伦比亚东部高海拔的安第斯山脉北部区域。

【外形特征】
山拟鹩哥体长可达29-30厘米,雌鸟则略小,大约27-28厘米。体型修长,尾巴较长;完美地展现出近全黑、带有蓝色金属光泽的外观。翅下的腋羽及大多数覆羽为深红褐色,然而在野外几乎看不见。眼睛虹膜的颜色呈现出深棕色,并且喙和腿均为黑色。

【鸣叫特征】
这类鸟鸣叫声变化多样,常常由低沉的咔嗒声和嗡嗡声开始转变为一系列不同的颤音或哨音主题。每个主题会重复2-4次左右,这种重复模式让它的歌声与模仿鸟相似。隶属于日常联系范畴内的尖锐叫声包括“check”与“chuip”,代表地为联系用途。

【生活习性】
山拟鹩哥栖息在富含附生植物的高海拔森林中,尤其栖居在橡树林区域,普遍分布在1900至3100米的高度之间。它们主要在15至30米的高度范围觅食,频繁出现在树叶、花序和附生植物中。觅食时常聚集群组,规模可达40只,有时与其他种类的一同觅食。

【繁殖习性】
这种鸟拥有独巢的繁殖习性。繁殖群至少由4至5只个体组成,并协作共同照顾巢穴或小鸟。群组成员共同筑巢,构建一个开放式的杯状巢。主要由干树叶、竹枝段、草茎以及Miconia的干枝构成。外壁通常会有苔藓覆盖,内衬则包括蕨茎和一些棕榈或凤梨纤维。巢穴通常搭建在橡树的5至10米的高度上,有时则构建在Escallonia paniculata或Clethra上,构造于难以接近的外部树枝或陡坡上方。

【外型辨识】
相比于金簇山拟鹩哥,该种鸟类拥有红褐色的翅下斑点、缺乏黄色胸毛部分,喙形稍厚且身形较修长;雌雄没有外观上的显著区别,而幼鸟的颜色则略显暗淡。

【保护状况】
目前山拟鹩歌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濒危。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的分布范围从哥伦比亚的Norte de Santander 和Santander省(包括Serranía de los Yariguíes山脉)向南直至Boyacá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