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麦氏饮蜜鸟属 > 麦氏饮蜜鸟
麦氏饮蜜鸟

麦氏饮蜜鸟

英文名:MacGregor's Honeyeater

学名:Macgregoria pulchra

【简介】
麦氏饮蜜鸟,又称麦氏大吸蜜鸟或麦氏风鸟,是雀形目吸蜜鸟科Macgregoria属下的唯一物种,学名为Macgregoria pulchra。这种大型鸟类分布在新几内亚岛的亚高山森林。

【外形特征】
雄性体重可达到242至357克,雌性则在190至230克之间。该鸟拥有醒目的黄色眼囊,全身羽毛几乎为纯黑色,眼周长着浓密短小的长毛,下体覆盖着厚厚的绒羽。幼鸟相较于成鸟颜色更显暗淡,虹膜呈现出深棕色。

【生活习性】
麦氏饮蜜鸟主要栖息于新几内亚地区2700米至4000米海拔的亚高山森林,以素有树脂丰富的Dacrycarpus compactus果实为主要食物,并以此为繁殖季节划定依据。当这些果实不可得时,它们会转向其他类型的果实摄取。

【鸣叫特征】
麦氏饮蜜鸟的鸣叫声为快速重复的高音“jeet”哨声,这是一种繁殖时的标志性交流。此外,其伴侣间互道“pseer”作为回归之礼,通常伴随着展开翅膀的姿态动作。

【繁殖习性】
麦氏饮蜜鸟的繁殖季节大约在7月至2月。它们筑巢于高海拔针叶林,巢穴是一个较大的杯子状结构,由苔藓、植物茎、地衣和少量树枝构成,内部羽毛由细茎和小叶片填充。一窝中通常只有一枚蛋,主要由雌鸟孵化并负责育雏。

【外型辨识】
麦氏饮蜜鸟独特之处在于其目光可及的橙黄色眼囊与黑尖赭色的初级飞羽,同时它体型更大,让人一眼便能辨识。

【保护状况】
麦氏饮蜜鸟是IUCN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同时被纳入CITES II级附录。由于其稀有性,只在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较为常见,如星山地区,而阿尔伯特爱德华山(Wharton山脉)地区自1933年后记录很少。

【地理分布】
麦氏饮蜜鸟分布在新几内亚岛的亚高山森林,尤其在从西新几内亚向东延伸至东南新几内亚的区域,通常栖息于海拔约2800至4000米的云雾森林和Dacrycarpus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