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德牛雀
英文名:Lesser Antillean Bullfinch
学名:Loxigilla noctis
【简介】
小安德牛雀,学名Loxigilla noctis,是雀形目裸鼻雀科牛雀属的一种鸟类。广泛分布在加勒比海的小安的列斯群岛,包括圣约翰岛、圣克罗伊岛以及维尔京群岛等地。
【外形特征】
小安德牛雀成年个体的体长约14至15.5厘米,体重在13.1至23.4克之间。雄鸟全身黑色,眼周和喉部有红色斑点,腿色较暗。雌鸟则呈灰褐色,翼部和腹部带锈色,下方部分偏灰色,嘴部较浅。幼鸟的外观与雌鸟相似。不同亚种间存在细微差异,如sclateri亚种体型较小,crissalis亚种喉部红斑更为显著,而grenadensis亚种则喉部红斑较局限。
【生活习性】
小安德牛雀主要生活在海拔0至900米的热带森林和干燥地区,甚至有时出现在红树林沼泽中。饮食包括花蜜、果实、种子以及节肢动物。它们会咬破花朵底部吸食花蜜,用脚固定果实进食。小安德牛雀主要在树冠层活动,偶尔接近地面觅食,有时进入人类居住区寻找食物残渣。
【鸣叫特征】
小安德牛雀的鸣叫由一系列‘tseep’音符组成的颤音构成,通常以‘chuck’的尖锐声或嗡嗡声结尾。常见的叫声还包括‘check’。
【繁殖习性】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小安德牛雀列为无危(LC),该物种在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相对常见。1960年代开始,小安德牛雀出现在维尔京群岛并主要栖息于干旱灌木丛中,预计它会向邻近岛屿扩展其分布范围。圣约翰岛上相对常见,而圣克罗伊岛为局部繁殖种群。
【外型辨识】
雄性小安德牛雀与圣卢西亚黑雀相似,但后者腿色较浅,且其喉部和腹部没有红色。雌鸟容易与圣卢西亚黑雀或雌性黑脸草雀混淆,但可通过灰而非棕色的冠羽和较浅的腿色加以区分。雌性黑脸草雀的背部为橄榄色而非棕色,而且体型更小。
【地理分布】
小安德牛雀的地理分布范围包括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多个岛屿,如圣约翰岛、圣克罗伊岛和维尔京群岛。这些岛屿位于中美洲地区,包括加勒比海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如古巴、海地、牙买加和多米尼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