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腹鹦鹉
英文名:Purple-bellied Lory
学名:Lorius hypoinochrous
【简介】
紫腹鹦鹉(学名Lorius hypoinochrous),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黑顶吸蜜鹦鹉属。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东南部及附近的岛屿,包括俾斯麦群岛、d'Entrecasteaux群岛、路易西亚德群岛、特罗布里恩群岛和伍德拉克岛。广泛分布于自然生境,尤其偏好椰子种植园。
【外形特征】
紫腹鹦鹉长26厘米,体重137至240克。其主要特征为红色的体羽、绿色的翅膀以及紫色的腹部。鸟体头部顶端为黑色,翅膀尖端有黑色的线条,翅膀内侧覆羽为红色。相较于其他亚种,如rosselianus亚种和devittatus亚种,其外观有细微差别,如粉红更加浓郁、体型略大等。幼鸟喙部呈棕色。
【生活习性】
紫腹鹦鹉栖息于森林、森林边缘、高大次生植被、开阔林地、花园和椰子园等地。它们常在繁殖季节时结对或组成小群活动,因此十分活跃并且声音嘈杂。通常于花开树木和果实树上觅食,偏好椰子树。飞行时伴随着刺耳的噪音,这使它们容易被发现。
【鸣叫特征】
紫腹鹦鹉在飞行时发出刺耳的声音。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信息,已记录紫腹鹦鹉偏好在较为隐蔽的巢箱中完成繁殖。通常建议巢箱深度大于60厘米,长度和宽度约30厘米。一窝中含有3至5枚,甚至多达6枚卵。大约28天的孵化期后,首批雏鸟会在两个月内完成羽毛生长并离巢。
【外型辨识】
紫腹鹦鹉有三个亚种,分别是:
- Lorius hypoinochrous hypoinochrous(紫腹吸蜜鹦鹉指名亚种)
- Lorius hypoinochrous rosselianus(紫腹吸蜜鹦鹉罗塞尔岛亚种)
- Lorius hypoinochrous detvittatus(紫腹吸蜜鹦鹉俾斯麦群岛亚种)
【物种区别】
相较于其他亚种,如rosselianus亚种和devittatus亚种,其外观有细微差别,如粉红更加浓郁、体型略大等。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2012年红色名录,紫腹鹦鹉被列为无危(LC),显示在自然分布区较为丰富且常见。然而,由于栖息地的分割与碎片化,其种群数量仍处于下降趋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CITES均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
【地理分布】
紫腹鹦鹉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东南部及附近的岛屿,包括俾斯麦群岛、d'Entrecasteaux群岛、路易西亚德群岛、特罗布里恩群岛和伍德拉克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