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短尾鹦鹉
英文名:Philippine Hanging Parrot
学名:Loriculus philippensis
【简介】
菲律宾短尾鹦鹉,学名Loriculus philippensis,又称Philippine Hanging Parrot。它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短尾鹦鹉属。
【外形特征】
菲律宾短尾鹦鹉的体长约14厘米,体重在31至40克之间。它们拥有短而圆的尾巴和全身绿色羽毛。头顶中部有红色斑块,并镶嵌淡黄色细线。颈部有金色橙色斑点,喉部和胸部则带有明显的红色斑块,尾上覆羽及臀部为鲜艳红色且带淡蓝色点缀;翼下和尾下覆羽呈淡蓝色,双腿橙色。雌鸟的头部前额有一小红斑,喙基周围也有淡蓝色区域。幼鸟器官颜色较浅,头冠顶上的红色变化多样。
【生活习性】
菲律宾短尾鹦鹉栖息于低海拔地区的森林边缘、果园和椰子种植园。它们成对或小群体活动,主要以花蜜、果实及某些成熟水果为食,偶尔也会吃野香蕉种子。这些鹦鹉常在树冠间飞翔并寻找食物。
【鸣叫特征】
菲律宾短尾鹦鹉的典型叫声由短促而尖锐的音符组成,序列中通常有1至3个不同的“tsik”或“twick”。当它们遇到潜在捕食者时会连续发出这些声音。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在3月至5月或9月至11月。它们选择干燥树木洞穴作为巢穴,高度可达12米。每窝产卵数通常为3个。孵化期大约为20天左右。幼鸟由亲鸟照料约5周。
【保护状况】
IUCN将菲律宾短尾鹦鹉列为无危物种,但某些亚种可能面临灭绝风险,如锡基霍尔岛的L. p. siquijorensis已消失;宿雾岛的L. p. chrysonotus和棉兰老岛及东部维莎亚斯地区的Camiguinensis较为罕见。菲律宾国内存在商业价值,栖息地破坏及非法交易对其构成了双重威胁。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于菲律宾大部分岛屿上(不包括巴拉望岛和苏禄群岛),其中不同亚种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岛屿上,如卡米金岛的Camiguinensis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