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鸡形目 > 雉科 > 鹇属 > 棕尾火背鹇
棕尾火背鹇

棕尾火背鹇

英文名:Malayan Crestless Fireback

学名:Lophura erythrophthalma

【简介】
棕尾火背鹇(学名:Lophura erythrophthalma),隶属鸡形目雉科鹇属,分布在马来半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岛的热带低地雨林中,尤其是泥炭沼泽森林。该鸟类极为害羞,通常以成对或小群体活动。

【外形特征】
棕尾火背鹇体型紧凑,雄鸟通体呈黑光泽,翅膀、肩部和侧胸有微小灰白斑点,背部橙红色,臀部呈现紫色,尾羽淡橙色。雌鸟全身蓝黑色。雄性尾羽基部黑色,尾端为肉桂色;雌性尾羽短而直,色彩为黑色。幼鸟上体有丰富暗褐色绒毛,头部至冠部有一道深棕色条纹,两侧暗线延伸至尾部,下体颜色偏暗黄。

【鸣叫特征】
棕尾火背鹇会发出较高音的“chick!”声,随后是低沉的“takrow”。

【生活习性】
该鸟类偏好封闭树冠的森林,包括原始及良好再生区域,尤喜河岸和泥炭沼泽森林。在马来半岛,亦可在混合硬木及酸性森林中发现,但具体生境偏好尚不明确。它们通常在海拔3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中活动。

【繁殖习性】
关于棕尾火背鹇具体的繁殖习性资料有限,推测春季繁殖,营巢于地面,雌鸟单独孵化及育雏。

【保护状况】
棕尾火背鹇被列为IUCN极危物种(CR),主要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其分布范围可能从1800年以来已显著缩减。棕尾火背鹇是鸡形目雉科的一种,生活在低地潮湿的热带雨林中。

【地理分布】
棕尾火背鹇分布在文莱、印尼、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低地的潮湿森林中,受到栖息地丧失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