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裸鼻雀科 > 黑冠雀鹀属 > 黑冠雀鹀
黑冠雀鹀

黑冠雀鹀

英文名:Black-crested Finch

学名:Lophospingus pusillus

【简介】
黑冠雀鹀(英文名:Black-crested Finch,学名:Lophospingus pusillus)是雀形目裸鼻雀科的一种小型雀类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阿根廷中部至巴拉圭西部和玻利维亚南部的Chaco沙漠地区。

【外形特征】
黑冠雀鹀成年约长14厘米,喙呈黄色偏粉色。雄鸟头部及喉咙呈黑色,并拥有宽阔的白色眉线和脸颊,上体、尾羽及翼为灰色,仅有翼覆羽尖端和尾羽部分白色斑点在飞行时显著可见。下身主要为淡灰色。雄鸟下腹部带有棕色调,雌鸟整体较为淡雅,但仍保留了黑色头冠,颜色与轮廓更显柔和。

【生活习性】
该物种通常在开放的仙人掌林和荆棘灌木丛,并喜欢靠近道路和居民点的区域。它们会以成对或小群体的形式活动,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开阔林地区域。黑冠雀鹀已被引入乌拉圭,并且在非繁殖季节偶尔会组成较大群落。

【鸣叫特征】
繁殖期,雄鸟会在灌木间的开阔地栖身,频繁举行的鸣叫声吸引配偶。

【繁殖习性】
黑冠雀鹀主要食用种子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平时会在地面和矮生植物层之间寻找食物。它们的巢由雄鸟制造,巢呈碗状,由地衣、植物纤维搭建,内里铺上蜘蛛网黏合、细软的毛发等材料。

【外型辨识】
黑冠雀鹀和灰冠雀鹀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可能有分布重叠,而两者的幼鸟外观较为相似,唯一的不同是黑冠雀鹀拥有更宽的眉纹。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低危” (Least Concern,LC)等级,意味着该物种当前处于安全状态,未面临重大生存威胁。

【地理分布】
黑冠雀鹀具体分布在南美玻利维亚东南部、巴拉圭西部至阿根廷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