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蜂鸟
英文名:Black-crested Coquette
学名:Lophornis helenae
【简介】
黑冠蜂鸟(学名:Lophornis helenae),属于雨燕目蜂鸟科冠蜂鸟属。这种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中美洲,从墨西哥南部至哥斯达黎加东部,是唯一一种在中美洲大西洋沿岸森林中发现的冠蜂鸟。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黑冠蜂鸟头部呈现深金属绿色,并在头顶上拥有缕缕细长的黑色羽毛构成的冠。上身青铜绿色,尾部中央的羽毛为绿青铜色而尾尖暗沉,尾部基部红棕色。其下喉部拥有一片黑色羽毛,下方两侧带有边缘呈黑色的淡黄色羽毛,胸部呈现金属青铜色,腹部呈白色且带有青铜色斑点。雌性没有冠,喉部颜色较淡为白色,其下体亦是白色,带有青铜色斑点;幼鸟外形类似雌鸟,但具较小的冠,喉部白色,胸部和腹部带有一些小块黑色区域。
【鸣叫特征】
该物种通常保持沉默,不过有记录显示它们会发出生动上升的“tsuwee”声,这可能是其鸣歌声的一部分。同时在争斗中会发出尖锐的高音鸣叫声,在进食时也会发出带有金属质感的轻微“teek”声。
【生活习性】
黑冠蜂鸟主要栖息在半开放的森林边缘、次生林和种植园,偏好群体活动,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较为常见。它们以花蜜为食,主要在树冠层觅食,但也偶尔会在较低层次寻找食物。此外,它们还会捕食小型节肢动物。飞行时通常会悬停以进食。
【繁殖习性】
关于黑冠蜂鸟的繁殖生态至今尚知之甚少,但有记录表明在哥斯达黎加的三月曾观察到它们的筑巢行为。它们会建造杯状巢,通常位于接近枝顶位置,离地高度约为8米。
【外型辨识】
雄性黑冠蜂鸟依靠其独特的黑色羽冠和白色臀带得以容易识别,而雌性则与雄性相比缺少显著的冠饰和绿喉。与具有绿色或黑绿色下体的绿刺尾蜂鸟相比,黑冠蜂鸟体型相同,但显著的区别在于后者不具备冠饰并且具有延长的尾羽。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黑冠蜂鸟被列为无危(LC)物种,尽管部分栖息地的丧失或退化可能对该物种构成脆弱性,当前的调查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他们的影响有限。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中美洲的广大区域,包括墨西哥南部沿海地区至哥斯达黎加东部,以及太平洋沿岸的部分区域。它是一种单型物种,没有已知的亚种分化。在墨西哥,尤其在其韦拉克鲁斯州的沿海地区,黑冠蜂鸟被视为留鸟,栖息在半开放的大树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