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冠蜂鸟
英文名:Rufous-crested Coquette
学名:Lophornis delattrei
【简介】
棕冠蜂鸟(学名:Rufous-crested Coquette,Lophornis delattrei)是雨燕目蜂鸟科冠蜂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繁殖于中南美洲热带斜坡地带,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
【外形特征】
棕冠蜂鸟雄性体长约6.4至7厘米,体重2.8克。雄鸟头部拥有约2厘米长的丝状、橙色并带有绿色尖端的冠羽,背部呈青铜绿色,臀部有明显的白色横带,下臀部和上尾覆羽呈紫铜色,喉咙闪烁着翠绿色且胸前有少量白色尖刺羽毛,下体亦呈青铜绿色。其尾部比较特殊,双圆形,中央一对尾羽呈现绿色,而其余部分则为肉桂红色,末端黑色并镶有绿色边缘。雌鸟缺乏冠羽,前额呈暗肉桂色,上体与雄鸟相似,但喉部为淡肉桂色,下体颜色较淡。
【鸣叫特征】
棕冠蜂鸟通常较为安静,但在觅食时会发出尖锐的“tsip”声或轻柔的“chi..chi-chi-chi..”声。飞行时,翅膀可以产生类似蜜蜂的嗡嗡声。
【生活习性】
棕冠蜂鸟栖息在湿润森林边缘、空旷地带、路边及半开放灌木区域,海拔高度在600至2000米之间。它们以花蜜为主食,偏好Inga属、桃金娘科、唇形科植物的花蜜和其他小型开花植物。此外,也通过空中捕捉方式捕食节肢动物。
【繁殖习性】
棕冠蜂鸟的具体繁殖信息尚不清楚,但据推断,它们可能在旱季繁殖,如同其他相似物种的繁殖周期。雄性的求偶行为可能包括展示冠羽和在雌鸟面前飞行。
【外型辨识】
在不同地域所呈现的外观可能有所差异,棕冠蜂鸟与斑点冠蜂鸟相似,可以根据它们的冠羽和臀部的白色带状特征加以区分。
【保护状况】
在IUCN红色名录中,棕冠蜂鸟被列为最不受关注(LC)的种类之一。尽管其数量稀少,但由于其适应开放环境的能力,棕冠蜂鸟并未因大面积森林砍伐而受到直接受到威胁。
【地理分布】
棕冠蜂鸟分布于中美和南美洲,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也至少在巴西西部留有记录。通常,它们活动于海拔500至1900米范围内。
【物种区别】
与斑点冠蜂鸟相似,可根据其冠羽和臀部的白色带状特征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