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梅花雀科 > 文鸟属 > 白头文鸟
白头文鸟

白头文鸟

英文名:White-headed Munia

学名:Lonchura maja

【简介】
白头文鸟(Lonchura maja),英文名White-headed Munia,是一种属于雀形目梅花雀科文鸟属的鸟类。它们体长约11厘米,雄性和雌性外观相似,都是以灰白色头部、红棕色体羽以及厚重银白色的喙而著称,在稻田、草原和人类居住区较为常见。

【外形特征】
除头部颜色外,雄性白头文鸟的背部、翼上部为深棕色,尾覆羽闪着光泽的铜棕色,尾羽黑色且边缘带有铜色调,羽毛间夹杂着灰棕色的胸腹以及黑色的腹部和尾下覆羽。雌性略逊一筹,头、颈和背部色调较深,但腹下颜色略浅。幼鸟上体为灰棕色,下体色调从沙白色过渡至淡黄色,喙为灰色。

【生活习性】
它们善于活动在开阔的草原、稻田和芦苇丛中,活动范围可以从海平面达到大约1500米的高度。其主食包括未成熟的稻谷种子、禾本科等小型草本植物的种子。而且,无论是独自停留还是成群结队,白头文鸟都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社交生活。

【鸣叫特征】
白头文鸟的叫声温柔而动听,通常被描述为“preet”或“prit”,雄鸟的叫声更高而持久。雌鸟通常会在巢中发出一种低沉的"wheeze, waaaaargh waaaargh"的声音,吸引配偶加入,此外还有连续拉长的“weeeee heeheeeheeeheeeheee”之声。

【繁殖习性】
白头文鸟的繁殖季节往往发生在2月至10月之间,此时雄性的繁殖欲望强烈。两至七枚蛋的产出优于常见的四至六枚,孵化周期为12至13天。庭院筑巢,别致的球状巢悬挂于矮灌木或稻田的高草丛中,由草编织而成,内层覆盖柔软的细草。

【外型辨识】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IUCN将白头文鸟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白头文鸟的地理分布范围广泛,从其原产地印尼,延伸到邻近的新加坡、泰国南部、越南及至中国的东南沿海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