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短翅蝗莺
英文名:Javan Bush Warbler
学名:Locustella montis
【简介】
爪哇短翅蝗莺(学名:Locustella montis),属于雀形目蝗莺科蝗莺属的鸟类。这种鸟体长约14至15厘米,体重约11至14克。成年鸟具深红色棕色的头部、颈背至背部区域,翼和尾为深灰色,伴有赤褐色。下腹部和喉部为浅色,并有淡淡的条纹。尾覆棕色,带有白色鳞状斑点。
【外形特征】
爪哇短翅蝗莺的显着特征包括:头部至上背部为暗红棕色;翼和尾部为深灰色带有赤褐色晕染;喉和腹部呈浅色,带有淡淡的灰色黑斑纹;胸腹为深灰色,两胁呈现赤褐色。虹膜深棕色,喙色黑,腿灰粉红色。
【生活习性】
爪哇短翅蝗莺栖息于山区森林边缘的灌木丛和草地,常在1200至2100米之间的开阔地带经营巢穴。鸣叫频率高,常见于早晨及傍晚,主要在低矮密丛中发出连续的“zeeep”音。
【鸣叫特征】
爪哇短翅蝗莺以其独特的鸣叫声音闻名,通常从灌木丛发出连续快速的嗡鸣音,类似于“zeeep”音,并时常带有一定的降调或升调,具体频率因亚种而异。这些鸣叫有助于鉴别不同亚种。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鸟类保护组织的评估,爪哇短翅蝗莺被列为无危物种(IUCN:LC)。然而,帝汶和阿洛尔岛的timorensis亚种栖息地面临一定的威胁,需要注意其保护工作。帝汶亚种(timorensis)比其他亚种体型略小,尾羽更细长,羽色更淡。眉纹显著较长,整体比其他亚种的羽毛更浅淡。
【地理分布】
爪哇短翅蝗莺的地理分布较为集中:主要繁殖和栖息于爪哇、巴厘、帝汶、阿洛尔岛等的山区地带。鸟类活动空间的海拔跨度很大,根据具体环境在1200至2100米之间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