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蝗莺科 > 蝗莺属 > 棕褐短翅蝗莺
棕褐短翅蝗莺

棕褐短翅蝗莺

英文名:Brown Bush Warbler

学名:Locustella luteoventris

【简介】

棕褐短翅蝗莺是雀形目蝗莺科蝗莺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主要栖息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至越南北部、中国中部和东南部的山区。其分布范围广泛,包括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大陆、印度、缅甸、尼泊尔和泰国。

【外形特征】

棕褐短翅蝗莺体长约13至14.5厘米,体重约10克。全身以棕褐色为主,无斑点,缺乏红褐色或橄榄绿的色调。头部、耳羽、颈背、胸部以及整个上体均为单一的棕色。眼睛深褐色,上喙黑褐色,下喙基部为肉黄色,尖端黑褐色,腿色为肉褐色至肉黄色。肩部至尾上覆羽的颜色略深,喉部和胸部中央为无斑点的白色,腹部中部为淡黄白色。繁殖期时,下体可能变得更加白色。与高山短翅蝗莺相比,其尾下覆羽为无斑点的黄色,且喙稍弱,下喙颜色较浅,雌雄外观相似,幼鸟的上体颜色较深,下体略带黄色,喉部可能有轻微斑纹。

【鸣叫特征】

棕褐短翅蝗莺发出的鸣叫声类似于连续的机械摩擦音,声音响亮,重复性强。

【生活习性】

棕褐短翅蝗莺偏好在海拔1200至3300米的次生灌木丛、草地及蕨类植物丛生的秃山和松树林空地栖息。它们行踪隐秘,站立时身体姿态扁平。

【繁殖习性】

该物种被列为IUCN无危(LC)级别。

【外型辨识】

棕褐短翅蝗莺与高山短翅蝗莺的区别在于尾下覆羽为无斑点的黄色,且喙稍弱,下喙颜色较浅。雌雄外观相似,幼鸟上体颜色较深,下体略带黄色,喉部可能有轻微斑纹。

【保护状况】

棕褐短翅蝗莺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目录》。

【地理分布】

棕褐短翅蝗莺主要栖息于喜马拉雅山脉至北越南的地区,中国中部和东南部是其重要分布区。冬季迁徙至亚热带和热带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