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鸨形目 > 鸨科 > 黑腹鸨属 > 灰黑腹鸨
灰黑腹鸨

灰黑腹鸨

英文名:Hartlaub's Bustard

学名:Lissotis hartlaubii

【简介】
灰黑腹鸨(学名:Lissotis hartlaubii),又称哈特劳布鸨,是鸨科黑腹鸨属的一种中型鸟类。它们以其独特的黑色脸部图案和连接至腹部的黑色颈线而著称,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的草甸和灌木草原,包括苏丹南部至索马里、肯尼亚以及乌干达的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雄性灰黑腹鸨的平均身长约为60厘米,体重在1500至1600克之间。其显著特征为头脸部的黑色标记,并延伸有一条黑色颈线直达腹部。雌鸟外观相对朴素,头部与后颈呈奶油色至淡黄色,伴有较深的棕色斑纹。腹部为白色,尾部颜色较雄性浅淡。飞行动作中,主要展现大量白色飞行羽,而臀部则呈现出黑色。

【鸣叫特征】
雄性灰黑腹鸨在求偶展示期间,通常会发出点击声、爆裂声和呻吟声,并伴有跳起和仿佛降落伞般降落的动作。

【生活习性】
该物种偏好栖息于开阔的高草甸及散布着金合欢树木的地带,海拔可达1600米以上。在饮食习性上,灰黑腹鸨表现为杂食性,主要以昆虫、无脊椎动物及植物为食。在栖息地选择上,分布于非洲的较低干旱地区,包括肯尼亚的干燥地带及埃塞俄比亚的金合欢草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东非地区通常发生在雨季,即一月和六月。雄鸟的空中求偶展示通常最早可于十一月观察到。它们的繁殖巢位于草中,较简单,只由压平草而形成的圈状结构。每一个繁殖巢通常生产两枚蛋,蛋壳为橄榄绿褐色,并带有清晰的棕色斑点,比白腹鸨的蛋更大更圆。

【外型辨识】
雄性与雌性灰黑腹鸨相比褐黑腹鸨,面部黑色更为浓重,并在脸颊上显示出更明显的白色标记。雌性灰黑腹鸨的颈部则拥有较淡的条纹。从飞行特征看,灰黑腹鸨比褐黑腹鸨翅膀上黑色的部分要少,且臀部呈黑色。

【物种区别】
雄性与雌性灰黑腹鸨相比褐黑腹鸨,面部黑色更为浓重,并在脸颊上显示出更明显的白色标记。雌性灰黑腹鸨的颈部则拥有较淡的条纹。从飞行特征看,灰黑腹鸨比褐黑腹鸨翅膀上黑色的部分要少,且臀部呈黑色。

【保护状况】
灰黑腹鸨被列为IUCN无危物种,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II)的附录中。在全球性数量不明的情况下,在肯尼亚和苏丹的局部地区较常见,在索马里边缘地带则相对稀少,在埃塞俄比亚较为少见。

【地理分布】
灰黑腹鸨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的草甸和灌木草原,包括苏丹南部至索马里、肯尼亚以及乌干达的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