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翅伞鸟
英文名:Scimitar-winged Piha
学名:Lipaugus uropygialis
【简介】
镰翅伞鸟(学名:Lipaugus uropygialis),属于雀形目伞鸟科皮哈伞鸟属的鸟类。这种罕见的鸟类分布于南美洲的秘鲁东南部和玻利维亚安第斯山脉东坡的湿润森林中。
【外形特征】
镰翅伞鸟上半身主要为灰色,下半身颜色较浅。胸部两侧至臀部区域呈现鲜艳的红栗色,尾巴下方覆羽也为同样的颜色。其最显著的特征为异常弯曲和拉长的初级飞羽,每片飞羽长度递减,并在P9和P10处显著加长,形成镰刀状翅膀。雌鸟的特征与雄鸟相似,但体型可能稍大,且翅膀变形程度较低。幼鸟的具体特征尚待进一步研究。
【鸣叫特征】
镰翅伞鸟通常较为缄默,但在激动时会发出柔和的尖叫和咯咯声。其具体的叫声可表现为“wheeo, wheeo, whee-wheé”等音调,但这些叫声是否确切属于本物种仍需进一步验证。
【生活习性】
镰翅伞鸟主要栖息于湿润森林的中层,并偶尔参与混合鸟群。它们主要以浆果和水果为食,有可能也会摄食昆虫,但在这一方面,具体信息暂不明确。该物种曾被记录到在混合鸟群中活动。
【繁殖习性】
关于镰翅伞鸟的繁殖习性,目前尚无详细记载。
【外型辨识】
除了显著的镰刀状翅膀特征外,其红栗色的臀部和胸侧使其在同类物种中独具辨识度。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2009年),镰翅伞鸟被列为易危物种(VU)。该物种受到森林破坏和生境碎片化的严重威胁,尤其是在受干扰的森林区域。其现有种群估计数量在1000至2500只之间。该物种在秘鲁的Megantoni国家保护区和玻利维亚的多个国家公园及生物圈保护区中有记录出现。
【地理分布】
镰翅伞鸟的分布区域狭窄,主要局限于安第斯山脉东坡的湿润森林中,具体分布在秘鲁东南部(库斯科北部、普诺东部)和玻利维亚的拉巴斯同科恰班巴地区。由于分布范围有限和数量稀少,镰翅伞鸟被纳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级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