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嘴芦雀
英文名:Straight-billed Reedhaunter
学名:Limnoctites rectirostris
【简介】
直嘴芦雀(学名:Limnoctites rectirostris)属于雀形目灶鸟科,是一种小型鸟类。体长16至17厘米,体重在16到21克之间。
【外形特征】
上体呈褐色调,腹部颜色较淡,拥有一条明显的眉纹,与翅膀上的红棕色和橄榄褐色的背部形成鲜明对比。面部为灰白色,头顶偏暗灰,背部和臀部为棕灰色,翅膀和尾巴部位则呈现红褐色,尾部也逐渐变为末端裸露的羽轴。胸部为白色,而腹部相对较暗,胁部和下尾覆羽带有一定的淡黄色色调。
【生活习性】
直嘴芦雀主要栖息在淡水沼泽和与其紧密相伴的水生植被密集的区域,有时也可能活着远离水源的高地灌丛中,其栖息高度可达1100米。它们还偏好生长有棘刺伞形科植物“caraguatá”(Eryngium)和一定高度的灌木、矮树的环境。
【鸣叫特征】
直嘴芦雀的鸣叫声由高音的断续颤音构成,声音类似“pee”或“ti”,音调保持一致,结尾处节奏逐渐加快,时长通常在2-4秒之间。它还能够发出“chek”或“tzig”的另一种叫声。
【繁殖习性】
直嘴芦雀的繁殖期一般发生在南半球的春季至夏季,主要集中于11月至1月期间。它们营巢地点位于地面以上大约0.3到1米,巢的主要材料是Eryngium horridum和Scirpus的叶子以及一些枝条构成。
【外型辨识】
直嘴芦雀往往很容易与体型相似的黄须针尾雀混淆。但直嘴芦雀的喙比针尾雀更长且几乎不弯曲,头顶和背部的颜色更类似于灰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2009)的鸟类红色名录,直嘴芦雀被列为近危(NT)物种。
【地理分布】
直嘴芦雀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的圣卡塔琳娜州和里奥格兰德州、乌拉圭以及阿根廷东部。包括圣特雷河省北部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北部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