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鸻形目 > 鸥科 > 豚鸥属 > 岩鸥
岩鸥

岩鸥

英文名:Lava Gull

学名:Leucophaeus fuliginosus

【简介】
岩鸥(学名:Leucophaeus fuliginosus),隶属于鸻形目鸥科豚鸥属,是全球最罕见的鸥类之一,仅分布于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外形特征】
岩鸥成年体长在51至55厘米之间,平均体重约380克。其头部为烟灰色至黑色,无论季节变化始终未改变。翅膀深灰色,前缘有一条显著的白色线条,有助于伴侣识别和伪装,尤其是在岩岸和被鸟粪覆盖的熔岩礁石上。体色深灰至灰白色,腹部淡灰白色,尾巴上部白色,下部淡灰色。喙、腿和脚均为黑色,喙基有鲜红色,眉线白色,眼睑红棕色。幼鸟主要呈烟灰色,带有黑色初级飞羽,背部和肩羽尖部稍浅。

【鸣叫特征】
岩鸥发出“kow”的警戒声,通常在领地防御及与同类互动时使用。通过连续发出一系列领域叫声来宣示领地,伴侣通常也会共同鸣叫。飞行时会发出单声的“kow”音告知伴侣或幼崽,以维护群体的沟通和协调。

【生活习性】
岩鸥是一种不迁徙鸟类,主要栖息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沙滩、碎石滩及港口附近,偶尔也会跟随船只出海。它们的觅食范围在近岸区域,最爱捕食海鸟蛋、幼小海鬣蜥、小型鱼类、甲壳类动物,以及渔船和人类居所附近的食物残渣。在绿背苍鹭捡拾螃蟹时,岩鸥偶尔会趁机掠夺。它们通常与海狮共生,以胎盘和鱼片为食,并且会水面上盘旋捕食漂浮的食物碎片。

【繁殖习性】
岩鸥全年均可繁殖,但繁殖高峰期多于5月至10月间。筑巢地点选择于靠近水边的沙滩或低矮岩石上,从不筑于悬崖。巢穴类似凹陷的浅坑,用植被填充,常位于盐灌木旁或下方,距离高潮线5到50米左右。每巢产卵1至2枚,蛋色为橄榄绿色至淡褐色,有灰色和深褐色的斑点,孵化期大约为33天。雏鸟于4到5天后离开巢穴开始自行躲避,7.5周后开始离巢独立,但父母的护幼期将持续约持续三周时间。

【外型辨识】
此鸥与笑鸥和富兰克林鸥亲缘关系较近,外观特征独特,易于与其他鸥类区分,尤其是其烟灰或略深的头部颜色,醒目的白色眼眶和翅膀前缘的白色线条。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评定其为易危(VU)级别物种。根据2015年的统计,全球岩鸥总数大约在300到600只之间,主要分布在圣克鲁兹岛、伊莎贝拉岛、圣克里斯托瓦尔岛和热诺维萨岛。目前数量极少,面临严重威胁,即便其栖息地受到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系统保护,但依旧属于全球受威胁物种群体。

【地理分布】
岩鸥仅分布于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