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腹棕翅鸠
英文名:Ochre-bellied Dove
学名:Leptotila ochraceiventris
【简介】
赭腹棕翅鸠(学名:Leptotila ochraceiventris),属于鸽形目,鸠鸽科下的一类鸟类,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森林地带。该物种的主要分布区涵盖了厄瓜多尔西南部至秘鲁西北部以及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赭腹棕翅鸠体长约23至25厘米,体重约为146克。其特征在于红色身体和深紫色背部与翅膀。头部前方为粉白色,颈部和胸部逐渐转为锈紫色,颈后部带有紫罗兰花般的光泽。上体颜色呈深橄榄褐色,肩部和翼覆羽带有青铜绿到紫罗兰色的金属光泽。喉部呈白色,颈前至胸部变为酒红色,向下逐渐变淡为米黄色腹部,两侧有较淡的米黄色调;中央尾羽为深棕色,外侧为黑色,顶端白色;虹膜为黄色。
【生活习性】
赭腹棕翅鸠主要栖息于低地至海拔1800米的森林区域,如湿润常绿林、半落叶林、干燥落叶林、低山林及云雾林。它们多在地面活动觅食,偶尔会在4米以上的树果处觅食。通常单独或以配对形式出现,且有时会与同一饮水池中的其他鸽子种类聚集,最多可达5只。
【鸣叫特征】
赭腹棕翅鸠的鸣叫较为独特,发出类似于“wOOOooo”的单音节声,具有明显的起始音,随后逐渐减弱,每声持续大约0.7秒。这种声音通常在400至600Hz之间,每隔8至10秒重复一次。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习性的记载较少,具体如何筑巢及幼鸟孵化的描述尚无。但在厄瓜多尔西南部地区,该鸟类的歌唱活动主要集中在1月至4月,随后在8月份会出现较小的巅峰时期。繁殖状态的观察分别在8月、9月和4月有出现过。
【外型辨识】
这种鸟类与白尖鸽或苍白鸽相比,背部颜色呈现显明的紫色而非棕色,下体颜色更加偏向红色。然而,在不良的观察环境下,这种颜色上的细微区别容易导致与其他种类的混淆。
【保护状况】
根据2010年的IUCN红色名录,赭腹棕翅鸠目前被列为易危物种(VU),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
【地理分布】
赭腹棕翅鸠在20世纪早期于厄瓜多尔西南部的森林中并不罕见,但在1926年至1980年间观测到的次数却相对稀少。而当研究人员在1981年至2023年间进行观测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到分散的、规模均较小的程度。IUCN估计,当前全球的数量大约在3000至15000之间。赭腹棕翅鸠的分布广泛,延伸至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