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肩花蜜鸟
英文名:Van Hasselt's Sunbird
学名:Leptocoma brasiliana
【简介】
蓝肩花蜜鸟(学名:Leptocoma brasiliana)是雀形目太阳鸟科紫腰花蜜鸟属的一员,雄性呈现出独特的黑色光泽和红色腹部特征。它们在低地森林中活动,从沿海灌木林到内陆常绿森林都有其踪迹。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头部和颈背部蓝绿色调,前臂至颈部至肩部深黑带光泽,背部至尾上为绿颜色,翅膀及尾羽为黑哑光色,尾部深蓝黑色;喉部与胸部呈现紫色光泽,中间为红栗色,逐渐变深为黑色骨干,腹部至尾部覆羽黑哑光。雌鸟头部、耳羽到颈部前端灰橄榄色,上身及小翼羽暗淡橄榄色,并且多数尾羽黑色带绿光光泽,其他尾部外侧区域呈现浅橄榄色;下巴至底部为灰橄榄色夹杂柠檬黄色。幼鸟体态相似雌鸟,不过其眉线部位略微带奶油橄榄色,部分个体胸部羽毛尖端略带砖红色彩。
【生活习性】
蓝肩花蜜鸟的食物主要由昆虫、例如毛虫和蚜虫组成;但同时也进食花蜜、果实和种子。它们倾向于单独搜寻食物,偶尔形成不到三四十只的小聚群。觅食时常停留在较高处,正面对昆虫或叶片上的水分悬停吸取,此处也可以从花朵里吸取花蜜,有时通过倒出蜜液或者是直接自蜘蛛网上采食昆虫。
【鸣叫特征】
蓝肩花蜜鸟的叫声一连串地提高吱吱声和某些小型快音元素,通常发出在显眼的分枝上。
【繁殖习性】
记录显现,繁殖期发生在孟加拉国、泰国、马来西亚半岛、爪哇岛等地,主要在二月至五月。筑巢工作由雌鸟独自进行,巢外形为球状,进门开口位于球侧靠近顶部,有时带有类似尾巴的延伸结构。巢体构建材料由绿草、附生根茎、纤维、叶片和蛛丝等构成,内部辅垫纤维材料,外层使用枯叶、树皮和小枝条伪装,筑建于橡胶树枝或棕榈叶梢等地点1.5毫米至10米高度之间。雌鸟一般会产下2个卵,蛋壳颜色和花纹各异,大小约为13.1-14.7mm x 9.6-11mm。
【外型辨识】
蓝肩花蜜鸟的雄性个体可以通过它们独特的肩部和臀部的金属色调以及胸部和上腹部呈现的红宝石色再对比下方烟灰色来与紫喉花蜜鸟区分开。雌鸟则可以通过橄榄色的上体、黑色的颜色分布于其尾巴部分以及一个更明显的典型的黄色区域来区分。
【保护状况】
IUCN评估(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类别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蓝肩花蜜鸟主要分布在东洋界,从印度东北部到东南亚和大巽他群岛。它们在中国较为罕见;在印度东孟加拉国部分地区较为常见,主要集中在十月至翌年一月中旬期间;在泰国分布格局较为独特,南部不太常见;在马来半岛沿海地区广泛存在,但内陆多为间歇性分布;在大巽他群岛,同样数量不多但是普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