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山雀针尾雀属 > 南美针尾雀
南美针尾雀

南美针尾雀

英文名:Araucaria Tit-Spinetail

学名:Leptasthenura setaria

【简介】
南美针尾雀(Araucaria Tit-Spinetail,学名:Leptasthenura setaria)是雀形目灶鸟科山雀针尾雀属的一种珍稀小型鸟类。其显著特征包括头部白色和黑色条纹、奶油色下体以及非常长的叉状尾巴。这种鸟仅分布于巴西东南部地区和阿根廷东北部的Araucaria angustifolia森林区域。

【外形特征】
南美针尾雀的体长约为17至19厘米,体重约11克。此种鸟类有显著的短冠羽和长尾。头部在黑白条纹的基础上有一道明显的细白眉纹,上体主要红褐色且背部具淡色条纹,翅膀主要红棕色,带有较大的基部宽淡色区域。其尾部是三叉状,中央几对尾羽的内侧较暗,脸颊、喉部至上胸部皆黑斑出白底色,自下胸至腹部为浅黄色,而两胁稍深。该鸟种虹膜棕色或浅灰色,喙黑色,下喙基部较淡,脚趾为绿灰色。雌雄在外观上相似,幼鸟的冠羽上几乎无斑纹,翅膀和尾巴上的图案区别不显著。

【生活习性】
南美针尾雀主要栖息在分散种植的Araucaria angustifolia树丛中或者是更加原始的森林中,这包括森林低层至树冠区域。它们偏好海拔介于750至1900米的开阔地带,通常栖息高度低于1400米。以节肢动物为主食,它们常常单只或双只活动,在栖木上觅食时显得非常灵活,偶尔会倒挂在枝叶间捕捉食物。它们的捕食方式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差异,例如在林间开阔地较多的地方,它们会表现出更多的低空或沿着地面移动的行为,而树冠层丰富的环境下则偏向于高栖觅食。

【鸣叫特征】
南美针尾雀的鸣叫特征包括一系列高调、快速颤音,声音下沉且加速。当受到激动时,它们也会发出短促的喳喳声。综合这些音调,它们可以在各种环境中表达不同的信息。

【繁殖习性】
这方面尚缺乏详细的记录。推测其繁殖时机大致在南半球春季和夏季(即大约3月至6月),或许采取一夫一妻制的生活模式。它们的筑巢行为独特,通常在树冠顶端构建直径较小的巢穴,材料主要包括植被和苔藓,巢穴具备一定的柔韧性。随后的生殖生物学信息仍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外型辨识】
与同属的其他物种相比,针尾雀的尾更长,冠羽更短,喙有轻微弯曲往下。它们通常在Araucaria angustifolia树木所在的区域活动。

【保护状况】
南美针尾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列入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定为近危(NT)等级。这表明它虽然目前数量尚存,但受到多种威胁,亟须加强保护措施以维持其生存状态。

【地理分布】
南美针尾雀目前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包括极东南的Minas Gerais和Rio de Janeiro至Rio Grande do Sul北部)以及阿根廷东北部(尤其是Misiones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