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灶鸟科 > 鳞斑䴕雀属 > 杜山䴕雀
杜山䴕雀

杜山䴕雀

英文名:Duida Woodcreeper

学名:Lepidocolaptes duidae

【简介】
杜山䴕雀(学名:Lepidocolaptes duidae)属于雀形目灶鸟科鳞斑鴷雀属的小型鸟类。其特征为细长的弯曲喙以及上体无斑纹的外观,显著区别于同类。该物种曾经被归类为线纹木鴷的一部分,但因发声和分布差异,现已单独分类。

【外形特征】
杜山鴷雀体型小巧纤细,体长约17至19厘米,体重在24至25克之间。成鸟面部、头顶和颈背呈暗褐色,头部顶部几乎无斑点。背部和翼覆羽为深红棕色,臀部、翅膀和尾巴为赤褐色,且主翼羽尖端呈现黑褐色。喉咙颜色单一,呈淡黄色。胸部和腹部则呈现灰褐色至橄榄棕色,并带有明显的边缘黑色、浅黄色到乳白色的条纹。幼鸟的上体比成鸟更暗淡,顶冠呈灰色,带有斑点,下体条纹则更白,条纹也较少。

【鸣叫特征】
杜山鴷雀的鸣声由8至12个音符组成,持续约2.5秒,具有弹跳感,音调高而薄,通常描述为“peer, peer, peer, pi, pi, pi, pi, pi, pi, pu, pu, peu”或“pe-pee-pee-pee-peer-peer-peer-pear”。

【生活习性】
杜山鴷雀主要栖息于低地和丘陵雨林的树冠层,偶尔会加入混种群落觅食。它们的食物来源以昆虫为主,喜欢在树冠层中活动,有时候成对或独处。它们通常通过攀爬树枝,从树皮表面或缝隙中觅食,很少下到森林底层。

【繁殖习性】
有关杜山鴷雀的繁殖生态学知识较为有限,但有迹象表明它们可能在四月开始繁殖季节。

【外型辨识】
通过其清晰的未斑纹上体及细长而弯曲的喙与同属其他物种区分。此外,独特的鸣叫声也是识别此物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保护状况】
全球受胁物种濒危状态(IUCN):无危(LC)

【地理分布】
杜山鴷雀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具体范围包括委内瑞拉南部、哥伦比亚东南部、厄瓜多尔东部、秘鲁东北部以及巴西西北部,主要生活在海拔低于1000米的亚马逊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