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长尾鹦鹉科 > 红尾绿鹦鹉属 > 红尾绿鹦鹉
红尾绿鹦鹉

红尾绿鹦鹉

英文名:Swift Parrot

学名:Lathamus discolor

【简介】
Swift Parrot(又称红尾绿鹦鹉或快速鹦鹉,学名:Lathamus discolor),属鹦鹉目鹦鹉科红尾绿鹦鹉属,与吸蜜鹦鹉同属一类。亦可被称为雨燕鹦鹉。

【外形特征】
红尾绿鹦鹉拥有鲜艳的羽毛,显示绿中通透的色彩美。其头部为深蓝色,胸部及腹部略带浅绿色,且紧密分布着零星红色羽毛。面部特别注意的是眼睛周边,额头到喉咙的红色比例及颜色深浅,呈现蓝绿色的耳羽,翅膀覆盖着闪亮的红橙及蓝色羽毛,搭配紫色翅膀区域,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景象。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长而尖细的尾羽部分,百分之百装饰有醒目的红色。

【生活习性】
红尾绿鹦鹉主要在各种生态体系中觅食,特别偏好开花的尤加利树丛,它们活跃于偏爱的树木顶端,或偶尔在公园和花园等地区觅食。但尽管大胆,它们非常机警,呈现出典型活跃的森林动物特性。

【繁殖习性】
Spring至Summer的繁殖季节为10月至次年1月,生产3到5个卵,孵化期约20天,幼鸟孵化后再经过约60天羽毛长成并独立生活。栖息地的安全及食物资源可靠是关键。

【保护状况】
红尾绿鹦鹉数量锐减极危,主要受森林砍伐及外来物种蜜袋鼯(Dactylopsila trivirgata)捕猎和破坏巢穴影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已将该物种列为极危级别。

【地理分布】
红尾绿鹦鹉主要发现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包括维多利亚州及新南威尔士州的部分区域、昆士兰东南部及弗里克斯群岛。繁殖集中于塔斯马尼亚岛,冬季则迁至澳大利亚大陆的大部东南区。其季节性的迁徙习性利用特定澳树提供食物来源,包括Eucalyptus sideroxylon、E. leucoxylon、E. albens、E. ovata以及E. viminalis。

自1790年以来由乔治·肖首次描述,直至1830年得到确切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