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翅田鸡
英文名:Dot-winged Crake
学名:Laterallus spiloptera
【简介】
点翅田鸡(学名:Laterallus spiloptera),是鹤形目秧鸡科中的南美田鸡属的一种小型暗色田鸡。最初分类在Porzana属,但通过分子研究发现其应归属Laterallus属。该种鸟类颜色独特,背部和翅膀呈现暗橄榄棕色,带黑色条纹;上有显著的白色斑点;腹部灰暗,并有黑白相间的条纹。
【外形特征】
体长约14至15厘米。喙部为黄色且粗短,而跗蹠并不及中趾连爪的长度。初级飞羽中,第二枚最长,和第三枚接近等长;第一枚大致与第六或第七枚等长。背部、翅膀呈现暗橄榄棕色,带黑色条纹;上有显著的白色斑点;腹部灰暗,并有黑白相间的条纹。
【生活习性】
它是淡水与咸淡水湿地的常客,常见于淡水和潮汐沼泽、湿地、草地、芦苇丛及其附近的草丛与灌木丛中。它们活动范围广泛,包括低山丘陵和林缘地带。这些鸟类以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食。早晨和傍晚时常见它们在草地上最为活跃。
【鸣叫特征】
点翅田鸡的叫声独特,近似于'kee-krrrrr'的高音和低音颤音组合,每秒重复数次,并伴有柔和的'pwup'声或责备般的颤音。
【繁殖习性】
该物种繁殖季节为5月至8月,巢址通常选在水稻田或附近水域岸边、草丛及灌木丛中。有些巢位于森林中小灌木树上,距离水域不远。拥有5至8枚卵的巢穴,由父母交替孵化。
【外型辨识】
特征上与其他近缘物种有区别,如与黑田鸡相比,后者颈部至肩部为栗棕色至红褐色;与彩喙秧鸡相比,后者具有白色下巴和体侧的白色横纹特征,橄榄绿喙部基部为红色,腿脚为珊瑚红色。此外,彩喙秧鸡体型较大,且上体没有白色斑点和灰色腹面。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点翅田鸡被列为易危级别。其野生种群估计有2500至10,000成熟个体,并呈下降趋势。主要威胁来自农业转换,尤其伴随放牧和烧荒的实践,导致栖息地环境变化。部分保护区域内仍有点翅田鸡分布,但亟需对其有限分布范围内的种群状况进行调查。
【地理分布】
其主要分布范围限于南美洲东南部,涵盖了乌拉圭、阿根廷东北部和巴西最南端的Rio Grande do Sul州。栖息地多样,包括湿地、草地、芦苇塘及其周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