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鹤形目 > 秧鸡科 > 南美田鸡属 > 黄胸田鸡
黄胸田鸡

黄胸田鸡

英文名:Yellow-breasted Crake

学名:Laterallus flaviventer

【简介】
黄胸田鸡(学名:Laterallus flaviventer),属于鹤形目秧鸡科南美田鸡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加勒比岛屿、中美洲至南美东南部地区,包括墨西哥南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地。

【外形特征】
黄胸田鸡体型小巧,体长约为12.5至14厘米,体重22至28克。其羽毛特征显著:头部有黑色顶冠,搭配白色眉纹;背部及翅膀呈棕褐色并带有黑色斑纹;胸部显现出明亮的黄色,而腹部则是带有黑色横斑的黑白相间条纹;脸部淡色,眉纹明显,脸部有一条深色线条穿过眼睛,非常醒目。不同亚种之间的体色和大小存在些许差异。

【生活习性】
黄胸田鸡栖息于淡水湿地、稻田、湖泊边缘、水生植物群落等环境中,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出现在盐水环境中。因而在黎明和黄昏时它们通常会离开隐蔽处至水边觅食。它们主要以软体动物、昆虫和种子等小型无脊推动物为食,多活跃于日落和日出的时刻,在潮湿的小水坑和开敞草地上较为常见。

【鸣叫特征】
黄胸田鸡的鸣叫特征多种多样,包括低沉的'k'kuk kurr-kurr'、哀婉的'kreer'或'krreh'及高音的'peep'声。这些鸣叫声有助于相关交流信息和吸引配偶。

【繁殖习性】
黄胸田鸡的繁殖季节因地理位置而异,通常在5月至8月之间。繁殖巢址多设于稻田、水域岸边的草丛或灌木丛中的地面,有部分巢会在距离水域不远的森林中较小树木上。每窝的卵数量大约为5至8枚。繁殖过程中雌雄都会参与孵化工作,彰显其共同协作的特性。

【外型辨识】
与眼斑田鸡相比,黄胸田鸡没有更多白色标记,腿脚的颜色为黑色,幼鸟的颜色特征与成鸟类似,但腹部横纹可能延伸至胸部区域。

【保护状况】
黄胸田鸡作为国家受保护物种,IUCN列为无危物种。分布范围广泛,不仅涵盖多个地理区域(比如墨西哥南部、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在法国圭亚那可能存在局部市场化现象,而在乌拉圭则有稀少的记录。

【地理分布】
黄胸田鸡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岛屿、中美洲至南美东南部地区,包括墨西哥南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