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伯劳科 > 伯劳属 > 虎纹伯劳
虎纹伯劳

虎纹伯劳

英文名:Tiger Shrike

学名:Lanius tigrinus

【简介】
虎纹伯劳(学名:Lanius tigrinus)属于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又被称为花伯劳、虎伯劳、虎鹎、粗嘴伯劳、厚嘴伯劳、虎花伯劳、三色虎伯劳。该种鸟体型较小,尾短,头部具灰、黑色粗贯眼纹,尾部褐色,两翼栗色带鳞状斑,腹部白色。其以昆虫为主食,也会捕食小型鸟类、蜥蜴和啮齿类,繁殖于温带地区的森林、林缘及农田。

【外形特征】
虎纹伯劳的雄鸟头部为灰蓝色,具黑色粗贯眼纹;上半身表现出艳丽的栗红褐色,并混合有黑色横纹,犹如老虎的纹样。背部、臀部、肩部带有黑色横纹,形成老虎斑纹效果。雄性腹部呈白色。成年雌性头顶部较为黯淡,上体偏棕色,且贯眼纹变薄。幼鸟羽色偏褐色,腹部有鳞状斑点,无明显的黑色贯眼纹。

【生活习性】
虎纹伯劳活动在低地至山地的森林、林缘及农田的温带地区,偏好散树林的环境。虎纹伯劳性格凶猛,经常单独或成对活动。

【鸣叫特征】
虎纹伯劳能发出悦耳的颤音,多种洛特叫声及警报声等。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为每年的5月至7月,虎纹伯劳通常会在树上的枝叶缝隙中筑巢,巢深4厘米,高1.5至5米,每窝产卵3至6颗,卵呈淡青色至淡粉色,并有暗色斑点。雄鸟和雌鸟轮班孵化卵,孵化期为13至15天。幼雏在13至15天后出巢,并且由双亲共同喂养。

【外型辨识】
该物种数量较广泛,总体种群趋势稳定,被IUCN列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LC)。但在日本和俄罗斯部分地区有数量减少的现象,由于繁殖地分布较分散,受到更显眼的红尾伯劳的排挤。

【物种区别】
虎纹伯劳和红尾伯劳在体型和颜色上有明显差异,虎纹伯劳斑纹更为规律,如同老虎标志性的斑纹。红尾伯劳体型更大,翅膀更长,黑色的面具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