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伯劳
英文名:Red-backed Shrike
学名:Lanius collurio
【简介】
红背伯劳(Lanius collurio)是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分布广泛,跨西欧至中亚地区。其独特的生活习性、鲜艳多彩的外表以及在开阔地带的习性使其引人关注。
【外形特征】
雄性红背伯劳具有蓝灰色的头顶、黑色的面罩和棕红色的背部,而雌性体型较为类似,但主要呈现温暖的棕色色调,下体偏浅,胸部和侧翼带有细致的暗色斑纹。幼鸟的羽毛更为柔和,呈红棕色至棕黄色,带有明显的黑色新月状斑纹,脸部和下部则带有较多的斑点。两性的尾部都是黑色,上面有白色的边,类似于T字形图案。
【鸣叫特征】
红背伯劳的鸣叫声粗糙而沙哑,通常只在繁殖期发出,并且会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
【生活习性】
红背伯劳偏好阳光充足、干地高原或缓坡地带,这些区域散落着矮小灌木和稀疏树木。该物种广泛生活于从欧洲至中亚的开阔地带,迁徙至东非和南非过冬。它通常生活在疏林、林缘、林间空地、河边灌丛、果园、农田及铁路旁的灌木带。
【繁殖习性】
红背伯劳的繁殖期为五月至七月,一般一年一窝,产卵1-8枚,平均3-7枚。孵化期12-16天。幼鸟大约在巢中呆14天,随后能在两到三周左右开始自行捕食,大约四周后独立。
【外型辨识】
红背伯劳与其它伯劳的区别在于明显的色彩模式和生活习性。雄性所拥有的蓝灰色头部、黑色纹面和红棕色背部,是其显著标识之一;雌性则是以温暖的棕色为主调,腹部较淡,侧翼和胸部上有细致的暗色斑点。
【物种区别】
红背伯劳与其它伯劳的区别在于明显的色彩模式和生活习性。雄性所拥有的蓝灰色头部、黑色纹面和红棕色背部,是其显著标识之一;雌性则是以温暖的棕色为主调,腹部较淡,侧翼和胸部上有细致的暗色斑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分类,红背伯劳目前列在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繁殖期分布于欧洲、土耳其、伊朗的西北部以及西伯利亚西部。而冬季则会在东非和南非等地度过。在过去英国这个物种一度濒临灭绝,但近年来在威尔士和英格兰西南部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持续有繁殖现象记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红背伯劳可以分为4个亚种。其中1亚种分布在中国的新疆北部。其余3个亚种则鲜见于中国之外的地区,分别分布于欧洲至亚洲西部、英国东南部及伊朗。